记忆犹新:“2015年台南市登革热大爆发,最初出现在北区六甲里,而后扩散到全市,再蔓延至全岛。最后确诊病例43,637,死亡病例218人…”登革热是经由带有登革热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或白线斑蚊)传染。当病媒蚊叮咬处于可传染期之登革热病人后,亦会被病毒感染,此被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其他健康人,则造成社区中的传播。
不让蚊子幼虫“孑孓”生长就能避免蚊子传播登革热,因此消灭登革热最重要就是清除“孑孓”孳生源,澈底落实疾病管制署所建议的“巡、倒、清、刷”:
“巡”─经常巡检,检查居家室内外可能积水的容器。
“倒”─倒掉积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丢弃。
“清”─减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应该澈底清洁。
“刷”─去除虫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积水养蚊。
典型登革热的潜伏期约为3至14天,通常为4至7天。登革热常见的症状有:发烧、头痛、肌肉痛、全身无力、后眼窝痛、恶心、食欲不振、出疹与关节痛等,可能转变成重症的警示现象有:嗜睡、躁动不安、持续呕吐、黏膜出血与肝脾肿大等,但是,目前并无特效药可以治疗登革热,也无明确预测不良预后的方法。
奇美医学中心医疗团队以2015年登革热大爆发时的资料来研究,发现“高龄”、“低血压”、“咳血”、“糖尿病”与“长期卧床”这5项是死亡危险因子,如果登革热病人有1项危险因子,死亡率比没有者会增加13倍;有2项危险因子者,死亡率会增加34倍;有3项以上危险因子者,死亡率会增加444倍。
整体来说,登革热病人具有上述0项危险因子者,死亡率为0.2%;有1项危险因子者,死亡率为2.3%;有2项危险因子者,死亡率为6.0%;3项以上危险因子者,死亡率急速爬升至45.5%。

6旬糖尿染登革出血熱 死亡率增10倍
本土首例登革出血熱死亡 高雄市現蹤
內臟脂肪多,會增加糖尿病風險!網傳:多吃海帶芽、綠茶能消除內臟脂肪?
女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醫揭:女性心臟病防護4要訣
頭暈走不穩,竟是腦幹梗塞性腦中風!醫籲:牢記初期腦中風徵兆口訣「befast」
8旬嬤吃7種藥,血壓仍失控!「導管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攻克難治型高血壓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