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12 下午 11:40:03

補充保費難產 金管會:扣繳不符成本

──【二代健保上路】專題

(關鍵字: 健保 , 補充保費 , 補充保費扣繳辦法

衛生署原訂4月底預告「補充保費扣繳辦法草案」,至今卻難產,草案內容今3日終於在立法院曝光,對單次給付達2千元的6大類收入,必須就源扣繳2%的補充保費,免扣取的民眾要自行提出證明,在扣費半年申請退費;金管會今直指這樣的扣費方式不符成本,且民眾必須在不同時期、向不同單位辦理退費,造成困擾。

補充保費扣繳辦法為單次给付達2千元時,就必須將這筆金額乘上2%費率,單筆扣繳費用最高上限為1千萬元。(攝影/張雅雯)
補充保費扣繳辦法為單次给付達2千元時,就必須將這筆金額乘上2%費率,單筆扣繳費用最高上限為1千萬元。(攝影/張雅雯)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邀請衛生署、金管會、財政部,針對「健保新制之補充保費扣繳辦法草案」提出專案報告與意見。在民眾的部份,衛署規劃計收補充保費的6大類收入包括:累計超過4個月投保金額的獎金、兼職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現金股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收入,當單次给付達2千元時,就必須將這筆金額乘上2%費率,單筆扣繳費用最高上限為1千萬元。

雇主的部分,支付薪資總額減去受僱員工投保金額總額,之間的差額也要收取2%補充保費,被外界視為懲罰給員工獎金的好老闆,對此衛生署建議,雇主若以固定月薪做為員工主要報酬,因為一般保費費率會比現在低,最後總保費負擔未必比較高。

此外,由於以現金給付為基礎來扣繳,因此現金、票據以及可等值兌換成現金的禮券均納入,草案中目前也將投資型保單列入,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將其視為一種利息所得,不過由於保險業反應此舉恐有違反契約之虞,未來可能排除;此外,股票股利則確定不納入。

部分職業類別的特定收入可不計收補充保費,包括低收入戶的所有所得、在職業工會(第二類)加保民眾的「薪資所得」、自行開業的專技人員(比如開業醫師)及職業工會會員(如演藝工會的演藝人員)的「執行業務收入」,但是民眾必須自行舉證來告知扣費單位;若補充保費遭溢扣,要在扣費半年內向扣費單位申請退費,逾期則要改向健保局退費。

不過這樣的扣費流程,被金管會直指不符成本效益,規定業者有扣取補充保費的義務,但是目前訂定的扣繳下限僅2千元,就要花龐大成本去扣取40元,建議衛生署要考量成本效益原則;對於民眾要自行找不同扣費單位退費,也提出會造成退費困擾的警訊。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