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於9月底公布國人「用藥行為暨用藥習慣」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愛吃止痛藥,卻有近2成的民眾表示不分症狀,不管是頭痛、牙疼、感冒或生理期不適,通通一藥到底,顯示國人在正確使用止痛藥的認知仍有待加強。
陳俊良藥師解釋,引發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並非所有的疼痛,都能靠吃止痛藥來解決,不同的疼痛,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千萬不可認為全部的疼痛都可以用吃止痛藥來解決,唯有瞭解疼痛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才是解決之道。
否則,身體的病痛不僅沒改善,還有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適時地諮詢藥師提供專業的用藥和看診建議,不但節省醫療資源,同時對用藥更有保障。市售常見止痛藥的藥品,可分為2類:
1.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即市售普拿疼,它有止痛、退燒效果,但無消炎作用,雖說無胃腸方面的副作用但大量使用會造成肝臟毒性,所以要按照建議劑量來使用,若不是發炎引起的疼痛或發燒,使用這類的止痛藥就有不錯的效果。而所謂「加強錠」則是加了少量的咖啡因來增加止痛效果,但原來的止痛成分劑量不變。
2.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s)
雖然不是類固醇,但具有跟類固醇一樣的消炎作用,也就是民眾俗稱的「消炎藥」,跟抗生素(抵抗細菌的感染)不同,這類藥普遍使用在輕微的發炎、支氣管炎、扁桃腺炎造成的疼痛,或者是關節扭傷、僵直性脊椎炎、急性痛風等,但如果有胃潰瘍、胃腸及腎臟功能較差的人,則要小心使用。
這類藥對很多人來說有點陌生,其實市售常見的止痛藥,除了乙醯氨酚類以外,幾乎都算是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