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时,饮食、生活该怎么调整才对?
尽管水肿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人的水肿都属于生理性水肿,透过下面的饮食、生活建议多半能改善或预防:
1.饮食方面:限钠、高钾,留意蛋白质摄取是否足够及贫血问题。
1.低盐(低钠):钠是细胞外液主要的阳离子,和渗透压的调节有关,若摄取过多会促使身体将水分留在体内而造成水肿。故易水肿者,饮食要清淡,少沾酱料、少吃加工食物或腌制食物。
2.高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可促进钠的排出而改善水肿。故可多摄取菇类、藻类、干豆类或香蕉等钾含量较高的食物。
3.留意蛋白质摄取是否足够:蛋白质会影响胶体渗透压而造成水肿,故若饮食蛋白质摄取不足,或有消化吸收障碍,或在身体需求较高时(如怀孕、哺乳、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未能补充足量蛋白质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性水肿。
4.留意贫血问题:慢性严重贫血时会出现水分与盐分滞留而造成水肿。故若有贫血的话要确认是哪种类型的贫血(缺铁、缺维生素B12或叶酸等),补充营养来改善贫血问题。
2.多运动:长时间不运动(如久坐或久站)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造成水分无法顺利回流而蓄积在下肢,运动可促进淋巴循环进而改善因循环不佳造成的下肢水肿。走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均是不错的选择。
3.其他:如抬高患肢(要高于心脏)来促进下肢血液回;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而若工作需久站的话,可穿弹性袜来对腿部适当加压,帮助下肢血液回流。另外,最好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太紧的鞋子,或穿束腹、束腰等过紧的衣物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常见问题】水肿需要限水吗?
水肿和水分的摄取无关,而是因组织间液异常堆积而引起肿胀。身体约四成的体水分布在细胞外液,其中2/3位于组织间隙中。由于总血量的调节对心输出量和血压很重要,所以身体会透过多重机转来调控微血管和组织间的液体,当此调控失去平衡时就会发生水肿。
所以水肿和身体对组织间液的调节失常有关,和饮水量无关,且在众多导致水肿的原因中没有一个原因是因多喝水所引起的,故水肿时并不需要限制水分的摄取。正常人每天摄取两、三千毫升的水并不会造成水肿,反而常见因吃太咸、体内钠过多而造成水分滞留在体内而导致水肿,此时反而该多喝水来帮助身体将钠排出体外。换句话说,水肿最重要的关键为限钠,而非限水。
本文出自:营养师Stella的减肥&营养个人网站(部落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