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自己都不願住進,或是將家中長輩送進一個不見天日的老人院,而是希望長輩住進去之後,能獲得妥善的照料與溫暖的陪伴。看完了以上幾種長照機構的異同之處,或許你心中仍存有疑惑,家中的長輩到底適合哪… 詳全文 >
-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連帶使民眾捐贈食物意願低,使得食物銀行出現物資短缺問題!因此,長期以提供食物照顧弱勢家庭的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決定另闢蹊徑、擴大募集管道,從惜食愛物的角度出發… 詳全文 >
-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 詳全文 >
-
透過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可以找到自我價值感與被需要性,如參加同學會、社區活動、打牌等,都有助於長輩在團體間的社交互動,可以在同儕間找到生活的價值,以及平日的生活大小事的經驗交流,都… 詳全文 >
-
幫父親沐浴真的很辛苦。自從腦梗塞病倒後,父親的站、坐及步行都變得不方便,沒辦法自己一個人沐浴。因為沐浴的次數減少了,所以我每天都替他擦拭身體,可是父親還是覺得泡澡的時候比較舒服。請問我是不是… 詳全文 >
-
年長者步行不僅能擴大活動範圍,還可以給予心理和身體良好的刺激。只是,腰腿不好的年長者卻也容易在步行當中發生意外,所以照護者要用心學會正確的照護方法才好。 詳全文 >
-
「等不了」其實是看護者專斷獨行的理由,因為本身是用自己的步調拼命地做著事情,結果也以同樣的標準看待受照護者的行為。即使對方無法自己使用筷子,但如果他們還能用湯匙慢慢吃的話,我覺得身為看護者,… 詳全文 >
-
面對患有失智症的媽媽,我該怎麼照護,對她才是最好的?從醫師那裡我學習到,對於失智症患者不要過度的保護,在患者自己還能處理的狀況下,就盡量讓他們做,讓他們有參與感,不論是動手或動腦,都有助於延… 詳全文 >
-
「對方的年紀比我年長很多,話題無論怎樣都對不上。」舉辦聊天技巧的研修活動時,我常常聽到這個問題。的確,面對年紀差異較大的人,因為沒有共通的話題,所以很不容易聊起來。 詳全文 >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忘記要「檢視」,例如「這個人對我而言是無可取代的。」「我和你現在雖然一起生活,但總有一天分離的日子會來到。」「所以在此之前,我們要好好把握,融洽地度過每一天。」等等,都是… 詳全文 >
-
由此可見,預防高齡者的詐騙問題,家人的協助絕不可少。但是高齡者面臨的麻煩,身邊的家人無法輕易看穿。遭受詐騙的高齡者獨自面對問題,猶豫不知是否該和旁人商量,而有些情況是,他本身也未曾察覺早已身… 詳全文 >
-
走在料峭春寒的路上,望著父親氣呼呼的背影,我才猛然想起幾個月前的某一天中午,客戶臨時取消下午的會議,我急忙跟同事請假,開車趕回家,想利用得來不易的時間,陪兩老出去走走散心,試圖讓大家藉機喘息… 詳全文 >
-
非常關注銀髮趨勢的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是我主持廣播節目《媒事來哈啦》的固定來賓,我們曾經對「未來高齡社區」這個主題進行專題企劃討論,為「老有所用」描繪美好的遠景。 詳全文 >
-
老年人防寒保暖是個大問題,但是實施起來, 則是要從小處著手。只要處理好一些小問題,防寒保暖其實很簡單。第一,室內溫度過高,與室外溫差過大,出門時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縮,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