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癌藥物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在一般人既定印象中有不少副作用也是不爭的事實。代表性的副作用如:「噁心想吐不舒服」、「一直掉頭髮,精神上的打擊很大」等等。那麼,為什麼服用抗癌藥物會想吐或… 詳全文 >
-
高血壓患者多不會產生自覺症狀,但如果高血壓狀態持續下去,便可能會引起腦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等疾病,並很可能因此而死亡。所以,不管高血壓病患是否有自覺症狀,都必須接受治療…,只有改善了飲食生… 詳全文 >
-
日本約有六十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台灣約有十五萬名患者)。患者多在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發病,進入精神科醫院治療。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可以分成急性期的正性症狀與慢性期的負性症狀。 詳全文 >
-
國內疫情趨緩,台灣已持續52天無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表示,這次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台灣在政府與全民的努力下,防疫有成。然而,面對國際疫情尚未緩解,用於新型冠… 詳全文 >
-
長庚團隊繼上月找出數十株可結合新冠病毒的人類單株抗體後,仍不眠不休繼續以各種實驗設計方法找出其中最具治療新冠肺炎潛力的單株抗體藥物,好消息是終於找到了! 詳全文 >
-
台美攜手合作對抗武漢肺炎!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與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阿札爾今27日晚間舉行台美雙邊電話會議,雙方熱線30分鐘。除了洽談在武漢肺炎疫苗、藥物研發以及防疫物資等台美防疫合作外;會… 詳全文 >
-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有鑑於現行治療上的困境,全球冠狀病毒藥物開發相關研究正積極進行中。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所侯明宏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合作,提出以突變機率相對低的病毒核殼… 詳全文 >
-
至2020年3月15日止,已有134國共超過十五萬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全球已超過5,900人以上死亡,且趨勢仍持續上升中,造成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希望能藉由此醫學知識的更新,能協助加速… 詳全文 >
-
台灣COVID-19確診235例病例分析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今(26)日首度公開,截至3月25日止,台灣總計235例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的病況做初步的統計分析,帶國… 詳全文 >
-
農曆年節將至,健保署統計,2018年農曆春節期間前十大「急診」傷病分別為:腸胃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表面傷或挫創傷。為了不因生病而壞了放假的好心情,藥師給您一些正確用藥相關小叮嚀,讓… 詳全文 >
-
心衰竭是心臟科常見的疾病,五年死亡率約50%,若沒積極治療預後更不好。心衰竭的病因很多,各式心血管疾病若嚴重都會造成心衰竭,最常見的原因為冠狀動脈疾病造成缺血性心肌病變,其次是擴張性心肌病變… 詳全文 >
-
依據衛福部2019年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仍是位居第一,但不容忽視且蟬聯多年的第二名死因,是心臟疾病。 引發心律不整的病因非常多元,高血壓、甲狀腺疾病、其他心臟疾病都是危險因子,而抽… 詳全文 >
-
真健康?還是偽健康?你以為的健康知識真的正確嗎?台灣雖然醫療資源取得容易,但根據研究顯示,仍有近3成國人有健康識能不足的現象!研究顯示,當民眾健康識能不足時,不僅正確服藥的能力較差、理解藥物… 詳全文 >
-
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是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盛行的高危險期,為了達到群體免疫效果,政府總是大力宣導提醒大家記得施打流感疫苗,以保護自己跟家人。但是,近期新聞報導流感疫情不減反增,炎熱的七、八月… 詳全文 >
-
到目前為止,人類製造出幾萬種藥品並善加利用。未來也將會陸續出現更多新藥,多到甚至連專家都無法掌握所有藥物的種類。那麼,在這麼多種藥物之中,如果你未來的人生只能選擇一種來吃的話,你會選哪一種?…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