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現代人對於健康狀況的重視,健康檢查的數量上升,越來越多的消化道早期癌症被發現。消化道的晚期癌症較多以腫瘤或是潰瘍來呈現;相較於此,消化道的早期癌症病灶常以側向生長的輕微隆起病灶來表現。國… 詳全文 >
-
唇癌是發生在上下嘴唇的惡性腫瘤,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魏林瑰醫師表示,嘴唇是維持嘴巴形狀最重要的部分,若是罹患惡性腫瘤恐會嚴重影響顏面外觀和生活品質,所以術後重建顯得格外重要。現在透過「顯微游… 詳全文 >
-
根據108年台灣癌登年報資料,腎細胞癌約占惡性腫瘤1.33%,當年度因此死亡人數約600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黃志平部主任表示,1名47歲顏姓女性右腎腫瘤體積於半年內增長為5倍,惡性… 詳全文 >
-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祕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然而,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千萬不可不慎。再次… 詳全文 >
-
肝癌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當單顆腫瘤超過5公分,或是多發性腫瘤大小超過3公分,歸納為中期肝癌,臺北榮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指出,臺北榮總提出新穎又琅琅上口的7-11標準,定義中期肝… 詳全文 >
-
乳癌目前位居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7分鐘就有1位女性罹患乳癌。只要早期發現,乳癌存活率都不錯。大千綜合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黃明立表示,儘管乳房檢查已經非常方便,但是仍然有不少婦女因為害… 詳全文 >
-
現在針對癌症治療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包括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及免疫細胞療法等)、放射治療,但仍有腫瘤對於各種治療方式反應不好,導致病人須承受更多次治療的痛苦。 詳全文 >
-
出現手麻、疼痛、無力別輕忽,小心可能是頸椎或是有腫瘤問題!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邵國寧主任提醒,如果出現這一些異狀,應該至神經外科接受診療,查出真正原因,避免延誤治療,影響正常生活,甚至造成遺憾。… 詳全文 >
-
罹患肝癌擔心腫瘤轉移其他器官,恐影響存活率,所幸目前治療已經有多項利器可供選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許樹湖表示,肝癌轉移到胃非常罕見,若不能或不適合手術者,則可考慮接受真光刀治… 詳全文 >
-
後腦勺頭皮莫名長出一大包,不一定都是青春痘,如果用手擠壓會感覺疼痛,小心是皮脂腺囊腫(俗稱粉瘤)作祟。經由病理切片一般多為良性,僅需手術切除即可免除頭皮「出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醫師… 詳全文 >
-
一旦診斷大腸癌合併腸阻塞時,如果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目前可以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能夠將腸道阻塞問題先疏通,使腸道消腫,接著再進行大腸腫瘤切除手術。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 詳全文 >
-
癌症治療新曙光!亞東醫院放射部主任熊佩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團隊耗時六年時間,開發一種可以將鉑類抗癌藥物 (platinum-based drug) 累積到腫瘤組織的奈米材料… 詳全文 >
-
罹患胃腫瘤的患者,往往擔心手術後產生併發症,恐造成容易嚴重脹氣,甚至傷害食道影響進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表示,所幸現在針對像是接近食道的腸胃道間質瘤,已經有進步的胃鏡及3D腹… 詳全文 >
-
乳癌年輕化已經是一大趨勢,小心年輕型惡性高、更易轉移,隱藏危機!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長曾令民醫師表示,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故醫界擔憂… 詳全文 >
-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由於診斷難度高,發現時多已經晚期,影響存活率。烏日林新醫院醫療部部長暨胃腸肝膽科李傑哲主任表示,想要早期診斷胰臟癌,最佳利器為內視鏡超音波,甚至可檢查出小於0.5公分的…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