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每年新增4,000名甲狀腺癌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3。臺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部與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婁培人表示,甲狀腺癌好發在65歲以上的男性,及20歲至80歲的女性,好發原因通常與遺傳或… 詳全文 >
-
臺中榮總許惠恒院長1月16日起調任臺北榮總院長,今(15)日上午於臺北榮總舉行佈達典禮,由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馮世寬主委監交,臺北榮總歷任院長、副院長及一級以上單位主管與同仁共同觀禮。許院長… 詳全文 >
-
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兩者區別,傳統醫學為一體適用的用藥,而精準醫學則考量個人基因、環境生活型態差異,找出適合特定藥物之族群,以提供個人化的治療與預防疾病。被國內媒體譽為「醫界福爾摩斯」,的曾嶔… 詳全文 >
-
近年來,隨著人口邁向高齡化,慢性病患人數亦逐年上升,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為了強化精準健康照護計畫,著重台灣癌症檢測與治療等面向,攜手默克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 詳全文 >
-
肝癌的精準醫療因為有質子治療,能發揮如深水炸彈般爆破腫瘤的威力,長庚醫院針對102位在長庚接受質子治療的肝癌病患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肝功能肝硬化指數正常的人,只要有30%的肝臟未被照射,就可… 詳全文 >
-
身上長出一顆新痣、斑點,擔心是皮膚癌嗎?現在透過人工智慧自動判讀,就能改變過去依賴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用肉眼判斷,民眾也不需要再進行一系列檢查方能確診。臺大醫院參加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突破性人… 詳全文 >
-
「精準醫療」已漸漸成為癌症治療中的顯學,義大癌治療醫院癌症醫療饒坤銘副院長表示,若能在治療前或進行中的治療瓶頸時,接受「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讓自己掌握癌症的基因突變地圖,提升患者擺脫病魔纏… 詳全文 >
-
精準醫療再上一層樓!全台第一台市值超過1億元的「小動物正子暨核磁共振像儀」,出現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部,未來將應用於實驗動物的影像分析,加速新藥研發流程。此儀器對於精準醫療與轉譯醫學的研… 詳全文 >
-
治療癌症已經進入精準醫療時代,除了基因檢測,癌症治療疫苗可望在國內有新藥突破!臺北榮民總醫院及智合精準醫學科技(股)公司完成「治療性癌症疫苗」技術移轉專屬授權簽約,擬共同推動治療性癌症疫苗的… 詳全文 >
-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隨著精準醫療個人化的治療,即使是癌症晚期,仍然有機會控制腫瘤、延長生命!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楊凱琳醫師表示,對於肺癌的治療既要考慮到局部,更要兼顧到全身,僅使用單一種手術、化… 詳全文 >
-
醫療快速進步,現在已經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林慶雄表示,晚期肺癌患者即使已經出現腦部、骨轉移,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四處旅遊。癌友應該… 詳全文 >
-
台灣百靈佳殷格翰與臺北醫學大學首度攜手合作,將百靈佳殷格翰獨特的創新研發能力結合北醫大一校三院豐富的基礎研究動能,攜手推動更多臨床試驗,期盼未來造福更多患者!台灣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表示… 詳全文 >
-
一名60多歲且罹患肺腺癌的男性,去年服用健保給付的第一代標靶藥物,病況控制穩定,今年9月醫師告知恐怕出現抗藥性,得改用化療,但他擔心化療副作用而拒絕。新店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誠一表示,當出… 詳全文 >
-
當直系血親兩代中有三個或以上的成員罹患癌症,或家族中有、早發性癌症及罕見癌症患者時,其他家族成員就要提高警覺,除了常規健康檢查外,另一個提早預防的途徑就是主動進行相關的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可以… 詳全文 >
-
罹患肺癌擔心轉移,包括腦、肝、腎上腺、骨頭等部位,使得治療變棘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表示,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概念提升,肺癌患者可以透過血液檢測,揪出基因突變,再使用標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