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內障雖然多數是因老化引起的「老年性白內障」,但臨床上不乏中壯年產生「早發性白內障」,呂大文醫師表示,最能預防的做法就是避免高度近視,必須從兒童期開始把關,若小學畢業前能將度數控制在500度… 詳全文 >
-
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因應現代人不希望白內障術後仍戴眼鏡的需求,市面上出現首款可同時治療的老花與散光的全能人工水晶體,不過提醒若散光度數超過300度,應檢查是否有角膜病變,而不是光靠置換水晶體… 詳全文 >
-
氣溫驟降,除了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之外,急性青光眼的病患同樣提高不少!1位60歲的葉姓婦人日前因眼睛劇痛不已,而至三軍總醫院眼科部呂大文醫師處求診,檢查發現眼壓驟升到58毫米,研判為白內障過熟… 詳全文 >
-
一般人常用「視茫茫」來形容老人的眼力,意思是不但有老花問題,還會感覺有一層雲霧感,以致眼前事物看不太清楚。眼睛是靈魂之窗,最能反映一個人老化的程度,如果不想讓視力更加惡化,必需從護眼保健開始… 詳全文 >
-
眼睛會隨著年齡退化,不少銀髮族有白內障的問題,治療方式以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為主,患者除了可解決白內障,也可同時矯正視力。不過現在功能性的人工水晶體眾多,眼科醫師建議患者,依照自己用眼的需求以… 詳全文 >
-
一名56歲白內障患者,近一年發現右眼視力變得模糊、時好時壞,延誤近一年就醫,發現右眼視力只剩下0.1,醫師進一步散瞳檢查視網膜,診斷為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就是俗稱的「眼中風」,接受治療2周,… 詳全文 >
-
白內障不是銀髮族的專利!一名30歲廖姓工程師,每天盯著IC板做設計長達12小時,空檔時還持續使用手機與電腦,原本近視600度的他漸漸視力模糊,於是不斷換度數更高的眼鏡,半年就衝上900度、拖… 詳全文 >
-
世界衛生組織訂每年10月第2個周四為「世界視覺日」,強調保障每個人「看得見的權利」,在全球協助防盲的奧比斯基金會今8日舉行記者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表示,全球失明成因統計,以白內障為最主要的元… 詳全文 >
-
游伯伯剛動完白內障手術,醫師給他一瓶眼藥水,囑咐要按時點來預防感染,結果沒幾天他因為慢性結膜炎,醫師處方抗生素眼藥膏,兩瓶眼藥他常忘記到底該使用哪個,結果眼疾拖了好久才好,究竟銀髮族該如何正… 詳全文 >
-
黃伯伯被診斷有白內障,要更換人工水晶體,他聽說隔壁李先生換了自費的功能性水晶體,現在都不用戴眼鏡,讓他也很心動,卻又因自費需上萬元而猶豫不決,究竟該不該跟進?從哪些面向去思考?來聽聽醫師怎麼… 詳全文 >
-
過去電動遊戲都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愛玩的藉口,爸爸媽媽恨不得把小孩手中的遊戲機扔得遠遠。不過,現在小孩可能多了個理由可以名正言順的玩電動。加拿大一份刊載於《視覺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持續玩射… 詳全文 >
-
最近網路盛傳一則消息:「接聽手機時要先將眼鏡取下,因電磁波碰到金屬鏡框會折射,導致眼鏡族的眼睛和大腦的溫度上升,進而罹患白內障!」不過眼科醫師澄清是謠言,導致水晶體變成白內障需要很高的溫度,… 詳全文 >
-
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水準的提升,加上國民平均壽命的延長,使得老年性眼疾的患者隨之增加。在歐美已開發國家中被列為引起老年人失明的四大主因為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詳全文 >
-
角膜移植術主要是施行於因角膜混濁而導致視力障礙者,一名於40年前因工作外傷造成右眼角膜斑疤合併外傷性白內障,而先進行角膜移植術的患者,在40年後的今天再接受白內障手術,手術成功,因此重見光明… 詳全文 >
-
正值酷熱的暑假期間,一名年約40歲的男子於周日帶孩子到海邊遊玩,返家後感覺眼睛不適,就醫檢查後發現眼睛早有老花眼症狀,加上海邊紫外線強烈,引發角膜受損,且因平日未注意防曬,眼睛已有白內障的跡…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