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東醫院一般外科吳建明醫師表示,針對各種癌症的疑難雜症都陸續有新的治療模式產生,在此跟大家介紹所謂「術中溫熱化療」的運用。術中腹腔內溫熱化療簡單說就是在將腫瘤切除後,接著將稀釋3-5公升的化… 詳全文 >
-
根據台北市癌症發生率統計,乳癌及大腸癌分別居第一及第四位,為讓市民遠離癌症威脅,臺北市衛生局推出智能「篩檢地圖」,讓50、40、30歲以上,適齡篩檢腸癌、乳癌,以及子宮頸癌的市民,更方便隨時… 詳全文 >
-
臺北癌症中心腫瘤心臟團隊、北醫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黃群耀指出,當腫瘤治療已日益進步、延長壽命之際,但卻有超過4成的癌症病患,死亡原因並非原本罹患的癌症導致,這當中逾2成是被忽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 詳全文 >
-
衛福部統計110年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高居第二和第四名!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如果平時有心跳不規則、頭暈、胸部壓痛、冒冷汗的情形,就要儘早檢查治療喔! 詳全文 >
-
癌症患者在抗癌時,除了藥物治療,還有營養也不可忽略,尤其在治療後容易出現癌因性疲憊的問題,必需靠營養支持。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提醒,癌友應該掌握低醣、優脂、高蛋白營養三原則,才能… 詳全文 >
-
感染HPV病毒,恐導致六種癌症風險!尤其是導致子宮頸癌與口腔癌這兩種癌症的風險因子之一就是HPV病毒。有近五成民眾,認為HPV話題私密,不願和另一半討論。為鼓勵民眾主動諮詢以提早預防,台灣癌… 詳全文 >
-
隨著醫療及照護品質提升,當全癌症5年存活率突破六成,癌症逐漸成為慢性病的同時,也代表有更多病友必須與癌症長期共存。研究指出,近50%癌症患者有心理情緒困擾,其中三分之二是以憂鬱情緒為主的適應… 詳全文 >
-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食道癌與上皮泌尿癌增加了近7千人罹癌,且兩者都屬於高復發風險的癌症,需要術後輔助治療幫助癌友控制病況。台北榮民總醫院泌尿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召集人張延驊醫師表示,食道癌… 詳全文 >
-
兒童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嗎?根據統計,每年新發癌症的500位癌童中,以新發個案數約125位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最高,發生率高達25%,平均每4個癌童就有1人罹病。父母都會擔心孩… 詳全文 >
-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葉育雯醫師表示,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晚期肺癌的治療選擇已經蠻多了,除了傳統熟知的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以外,近幾年又新增了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兩個選項,而免疫治療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 詳全文 >
-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精準治療已成為主流。郭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陳紘玉主任表示,郭綜合醫院於今年8月將正式啟用最新型直線加速器Versa HD (奈米刀),整合各種最新技術與配備,提供全方位的放射… 詳全文 >
-
癌症一直高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在病患接受治療期間常常因為副作用引起身心極大不適,甚至放棄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表示,中醫在癌症治療有「攻」、「守」兩大方向,依患者個人… 詳全文 >
-
現在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年輕癌友的家屬會有比較多的擔心,如何鼓舞他抗癌?如果我們不想他放棄,要鼓勵他的前提應該是:你要先去瞭解「抗癌」與「活下去」,對病患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前進的動力是什… 詳全文 >
-
台灣十大死因長年以「癌症」居首,彰基收治的癌症病人日益增多。院長陳穆寬教授表示,有鑒於癌症患者不斷攀升,彰基醫學中心於2020年全力重啓延宕七年的「癌症質子醫療大樓」興建工程,預計於後年啟用… 詳全文 >
-
台灣版Emily!10歲小女孩亭亭因罹患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住院,並接受正式CD19 CAR-T細胞治療,在臺大醫院的治療及照護下,慶祝今年10歲生日與重生。台灣每年約有500位新發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