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5位。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王韶靖醫師指… 詳全文 >
-
根據衛福部數據顯示,台灣女性平均結婚年齡逐年上升,許多女性推遲生育計劃。然而,隨著年齡增長,體內的荷爾蒙分泌及卵巢功能也逐漸下降,兩者都與生育息息相關。婦產科醫師朱大維提醒,透過荷爾蒙檢測,… 詳全文 >
-
3月8日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而婦女生育也受到關注。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統計,台灣不只晚育也晚婚,晚婚趨勢會導致女性延宕黃金生育時間。禾馨宜蘊生殖中心詹欣雨醫師表示,目前凍卵技術是晚育的解方,能… 詳全文 >
-
還沒生育過,卻有陰道鬆弛問題怎麼辦?!醫師表示,造成陰道鬆弛常見有5大原因,針對陰道鬆弛問題該如何改善?除了一般大眾所知訓練骨盆底肌群的凱格爾運動之外,黃志宏醫師也提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 詳全文 >
-
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44歲以下確診乳癌的年輕癌友約17.23%,佔比不低。馬偕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源清醫師表示,年輕乳癌病友最困擾的,… 詳全文 >
-
衛福部擴大試管嬰兒治療補助方案屆滿周年,為鼓勵國人生育,宣布持續加碼預算。臺中慈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賴朝宏提醒,婦女生育最好不要拖過35歲,萬一錯過黃金時間,可以完整檢查排除生理問題… 詳全文 >
-
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創下史上新低,甚至首度出現死亡人數多過出生數、「生不如死」的警訊。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委託進行網路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買不起房、給不起孩子一個家」是… 詳全文 >
-
高齡、晚婚可能增加不孕風險,但是「不孕≠不能生」!中華民國不孕症基金會董事長李茂盛提醒,最好趕在30歲前完成結婚生子計劃,以保有最佳生育力。如果已經是大齡夫妻,應該掌握「孕前五項檢查」包括精… 詳全文 >
-
新冠肺炎病毒透過飛沫傳染,不僅引起呼吸道疾病、攻擊肺部,有許多研究發現,從心臟、腎臟到腸道,德國尤斯圖斯利比希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發現,染疫患者體內的發炎現象高,可能影響男性精蟲細胞而破壞生育… 詳全文 >
-
罹患癌症對患者來說,不僅宣告即將面對抗癌的挑戰,還有癌症治療像手術、藥物及放射線等治療,都可能會影響到生育能力。因此,癌友生育權的問題,也應該在癌症治療之前及早規劃安排,例如凍卵、凍胚胎,才… 詳全文 >
-
未來母親在哪裡?兒福聯盟今7日公布「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與育兒現況調查報告」指出,「不必生」、「不想生」、「沒有條件生」是越來越多女性同胞不想當媽媽的共同心聲。甚至有3成7認為「與其養… 詳全文 >
-
患者們如果被醫師下了這個診斷,大多會非常地緊張,尤其是陪伴青少女來就醫的家長們,一聽到我解釋它的病理機轉及臨床症狀,都立即會冒出兩個問題:「這個病會不會好?」以及「將來會不會不能生?」相信這… 詳全文 >
-
男性結紮≠從此喪失生育力!47歲的楊姓台商,7年多前因體恤妻子生產之苦,在生完2個女兒,沒有第三胎計畫下便選擇結紮。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多年後楊先生卻因兄弟不是不婚就是不孕,導致家族傳宗接… 詳全文 >
-
還沒找到對象,卻又擔心年紀大無法生育,怎麼辦?凍卵似乎可以解決現代女性的困擾,可是為什麼醫師會建議凍卵年齡盡量在35歲以前呢?凍卵要做什麼準備?取卵手術會痛嗎?卵子冷凍後能保存多久?冰太久會… 詳全文 >
-
想提升「孕氣」,該怎麼做?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婚後1年約有15%的夫妻有生育障礙;相當於每7對夫婦中,就有1對有生育困擾!究竟想要成功求「好孕」有哪些秘訣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