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病毒是每年4月到9月常見的傳染病,特別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雖然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但少數會併發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提醒家長,如孩童不慎感染腸病毒,應密切留意是… 詳全文 >
-
從事科技業的李小姐,從小就有氣喘病史,今年2月確診後,又出現嚴重咳嗽,每次咳嗽還伴有呼吸困難、喘鳴和胸悶的症狀,於是到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胸腔內科門診看診。藉由胸部X光、抽血和肺功能… 詳全文 >
-
因為末期肺病造成嚴重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接受肺臟移植手術。日前,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日前完成第2例肺臟移植手術,幫助飽受嚴重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之苦的徐先生重獲新生。… 詳全文 >
-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典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急促呼吸、喘鳴、胸悶和咳嗽等症狀,亞東醫院藥學部呂亞庭藥師表示,若已經使用高劑量口服或吸入型類固醇仍無法達到症狀控制,則可能罹患嚴重氣喘。… 詳全文 >
-
近期新聞報導一高中游泳校隊選手在校內泳池進行跳水訓練時,頭部不慎撞擊泳池地板,導致外傷性頸椎骨折及高位脊髓損傷,目前仍因四肢癱瘓長期臥床,復健之路辛苦且漫長。新北市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江芝儀醫… 詳全文 >
-
季節轉換氣溫變化大,有氣喘痼疾者應注意疾病發作!避免氣喘反覆發生,唯有透過正確疾病認知,才能有效而穩定的控制疾病,進而享有健康生活品質。尤其,氣喘有分「型」別,其中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更… 詳全文 >
-
接受鼻部手術的人,尤其鼻甲被過度切除後,小心可能有空鼻症後遺症,發生鼻塞、呼吸困難等不適。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黃建嘉醫師表示,空鼻症常發生於鼻腔手術,尤其是在鼻甲被過度切除後,病人因鼻腔結構… 詳全文 >
-
會厭腫瘤的發生率相對較低,通常屬於罕見的情況。然而,特定風險因素如吸菸、過度飲酒以及慢性喉嚨炎等可能提高發生率。為恭醫院耳鼻喉科林烱堃主任表示,早期發現和治療對於提高治癒率和預後非常重要,因… 詳全文 >
-
眼睛腫到張不開,或是嘴唇腫脹像香腸嘴,或是出現腹痛、腹水,甚至咽喉與氣管腫脹,導致呼吸困難,千萬別以為只是一般過敏引起水腫,可能是罹患罕見疾病「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嚴重恐奪命!基隆長庚醫院風… 詳全文 >
-
高雄1名護理師,患有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肌炎」,去年接種完COVID-19疫苗之後,洗完澡或如廁後感覺呼吸困難,且時常咳血咳痰,原以為是副作用,檢查才發現,竟是自體免疫疾病併發了續發性… 詳全文 >
-
當出現胸痛、胸部緊縮感,甚至出現呼吸加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小心是氣胸!台中1名27歲簡先生身材高瘦,但連續多天右胸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呼吸,赴醫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肺葉大範圍無肺紋,確診為… 詳全文 >
-
疝氣俗稱「墜腸」、「脫腸」,是常見的外科疾病,不少患者以為「該邊」部位只要有小腫塊,推一推就會消失。衛福部臺北醫院外科黃善鴻醫師表示,放任小腫塊不理,一旦由小蘋果長大變成大水梨,可能會影響正… 詳全文 >
-
心臟衰竭這個詞聽上去很可怕,但它並不意味著心臟已經停止運作,它只表示心臟的收縮或舒張功能變差而引發相關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水腫等。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郭志東醫師表示,在臨床上,一般的心臟衰竭會… 詳全文 >
-
高齡長者吃東西要注意避免噎到!1名78歲王姓老翁在家食用紅龜粿時,不慎噎到,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昏迷緊急狀況,所幸消防局救護員及時救援,研判老翁為重度異物哽塞,立即使用喉頭鏡搭配異物鉗取物,成… 詳全文 >
-
兒童異物吞入的案例並不少見,大多數以硬幣,其它如魚刺、雞骨、牙籤,或是鈕扣、玩具等。甚至誤吞入訂書針,都令人擔心造成腸道破裂的風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外科謝明諭主任表示,如果出現食道阻…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