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已經是顯學!根據研究指出,孕婦攝取足量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早產風險。另有研究也建議,早產兒應每日補充400IU以上維生素D3。 ![][234642]…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97110「哈啾、哈啾…」,近來不少人動不動就打噴嚏,原來是換季過敏在搗蛋!因為季節交替、天氣忽冷忽熱、濕度變化大,再加上空氣品質不穩定,就容易引起換季過敏。隨著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引發鼻塞、…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61/97085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相當於每3人有1人過重!而體重超標不僅可能導致性早熟、長不高,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台灣精準兒童健康協會蘇本華理事長指出,除了遺傳與少數疾病,過敏、用藥…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994近期新聞爆出「寶寶D3滴劑管」出包事件,發現滴管頭有出油、斷裂的狀況,不少家長擔憂孩子把塑化劑吃下肚,更擔心「餵毒」給孩子!雖然廠商事後發出聲明,強調管頭是TPE材質,已通過檢驗,…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6970男性更年期其實不罕見,常見於40~55歲族群。男性更年期典型症狀包含性慾減退、精神或體力下降、情緒低落、勃起功能變差、體重增加,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若同時出現3項以上,就要提高警…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926背痛別輕忽,當心骨質疏鬆正在掏空你的骨骼!1名70歲的孫媽媽這一個月來飽受背痛折磨,起因只是某次攙扶坐輪椅的先生起身時,腰部突然傳來"喀"一聲響。原本以為休息幾天就好,沒想到吃止痛…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8/96871維生素D除了與骨頭健康有關,還參與腦中多巴胺、血清素的合成,對調節情緒與思緒運作至關重要。當身體缺乏維生素D,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會被打亂,使人更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動力不足、過度…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20/96848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更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成年人過重與肥胖率高達五成,重度肥胖(BMI≥35)更是健康高風險族群,亟需專業醫療介入與生活…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01/96785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約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卻可能因輕微跌倒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不僅嚴重影響長者的行動力與自理能力,更可能增加臥床、感染及早…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707根據2024年統計,台灣約有13萬人患有聽力障礙,而中重度聽力障礙需要植入人工電子耳,才能開啟新「聲」活,但是人工電子耳要價不菲,造成多數家庭的沉重負擔。1名長年居住台灣的美籍Be…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695角膜是光線進入眼睛的第一道結構。光線經過角膜與水晶體的折射後,會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影像。在整個眼睛的屈光系統中,角膜負責約四分之三的屈光度,因此角膜的清晰與透明度對於維持良好視力至…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59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報告,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到2050年將增加到將近1億4千萬人。台灣也不例外,根據2024年衛福部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589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雖然九成以上為良性,但是仍然不可大意持續追蹤,一旦診斷發現為甲狀腺癌,目前治療為甲狀腺全切手術,儘管會有一些併發症,例如聲音沙啞、低血鈣,出現手麻、…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518肌少症,是指因年齡增長所出現的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及(或)體能下降的現象。肌少症已被認定是一種與老化有關的肌肉疾病,2016年肌少症正式納入ICD-10,診斷碼62.84,表示肌…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48/96481台灣骨質疏鬆人口眾多,除了關心三高 (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以外,應更加重視「一低」( 低骨密度 )。骨質疏鬆常被忽視,卻是造成長者跌倒、骨折甚至失能與死亡的關鍵因素。若骨質…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165/9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