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父母無不希望孩子長得又高又好,然而,有些父母由於孩子在學校裡面,個頭比同學來得小,因而擔心孩子的發育過於落後,甚至認為是疾病造成。醫師表示,矮小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比較而來的現…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36/11886核四是否續建?最快7、8月將交由公投決定!許多反核民眾也發揮創意,30歲辣媽陳小潔在臉書貼上自己的哺乳照,寫著「我是人母,我反核」,引發熱烈回響,有網友留言說,「我要孩子,不要核子…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791在少子化的趨勢下,台北市政府為了催生,從民國100年開始推出「祝妳好孕」政策,提供育兒補助等服務,近2年新生兒人數屢創新高,尤其去年更是好孕成雙,統計共有1242對雙胞胎出生,是歷…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733孕婦生產主要分為自然生產與剖腹生產兩種方式,過去剖腹主要是在緊要關頭才不得不採取的方式,但現代許多產婦或許因選挑日子或是怕痛等因素,而傾向剖腹生產。過去國外研究曾發現剖腹產嬰兒比自…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681學童過完一個月寒假返回校園,董氏基金會提醒,除了幫助孩子在課業上收心,飲食更應做好把關,研究顯示常吃高油糖鹽食物,可能妨礙孩子的智力發展、影響學習力,父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就從…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499過年期間,餐餐都是大魚大肉,然而再怎麼會吃、恐怕也很難一次掃光,吃不完的年菜該怎麼儲存?營養師建議,正確儲藏剩菜有3原則,其中冷藏的剩菜最好在2、3天內吃完;肉類雖可放冷凍,但也不…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407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現代人生的少,許多家長把孩子幫成寶,從小幫忙拍照,不只傳送給遠在外地或異國的親友,共同分享喜悅,也作為孩子成長的紀錄,而大里仁愛醫院的「網路育嬰房」,迄今已成立1…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305/11334我國推動母乳哺育有成效,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民國100年6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45.6%,為先進國家第二高,尤其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出生的嬰兒,純母哺育率更高,目前國內已有163家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221龍年新生兒總數衝上23萬,然而我國人口依然有少子化趨勢,生得少、更希望生得好,加上民眾對疾病的認識增加,因此婦產科醫師發現,孕前尋求遺傳諮詢的夫妻檔有增加趨勢,有些人原本過度憂心,…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1014河南鄭州一名1985年出生的胡女士,雖然還不到30歲,但臉部、頸部皮膚鬆弛,看上去像6、70歲的老人,這副模樣導致她不敢上街、不敢照鏡子、不敢接孩子,家庭關係也變得緊張。 ![不…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0992農曆年將近,民眾除了要數數存款簿的餘額,更該整理家中的「庫存」,那就是風水上被視為「財庫」的冰箱。家事達人林素芬表示,平時冰箱常囤滿食物,不便於挪動與擦拭,過年前有必要內外進行一次…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0962為擺脫少子化陰霾,政府積極鼓勵生育出現好成果!根據內政部戶政司最新統計,去年龍年出生的嬰兒數,已突破23萬人,達到23萬4599人,創近10年新高,可望擺脫全球總生育率最低國家。 …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87/10895農曆年將至,部分孕婦為了搶搭生龍子的末班車,開始跟醫師預約剖腹產時間,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孩子健康最重要,千萬不要為了選生肖而提前剖腹;即使已經滿37周足月生產,但剖腹產由於缺乏通…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0784媽媽們在餵幼兒吃飯時,常常遇到孩子坐不住的問題,這時候很多媽媽都會選擇以電視來轉移小孩的注意力,美國的一項統計也發現越是好動吵鬧的小孩,坐在電視前的時間也就越久;然而這樣的做法卻被…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0744生小孩是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從懷孕初期到生產期間,身體的調理都十分重要,而產後的調養更事不能忽視,此外,身材走樣也是困擾產婦的事情之一,因此除了要顧到補血益氣之外,如何快速瘦身也是許…
http://www.top1health.cn/Article/251/1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