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車是國內普遍的交通工具,不少家有兒童者,常常讓兒童坐在前座、或前後「三貼」搭載,不過兒科醫師指出,機車車禍是兒童致死的主因,呼籲不要以機車載兒童。 詳全文 >
-
10歲男童好奇,將6公分生鏽鐵釘插入尿道中,拔不出來,除疼痛外並出現血尿情況,後經家人發現,緊急送往醫院急救,由醫師用內視鏡手術,順利拔去出鐵釘。醫師提醒家長,平常應多注意家中小孩的行為,若… 詳全文 >
-
兒童安全問題引起民眾詬病,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全台有超過6成的兒童,曾在遊戲設施中受傷。抽查全國5都會區,共50個公園的遊戲場,更發現9成6的滑梯不合格,潛藏墜落、骨折、窒息等風… 詳全文 >
-
統計顯示,事故傷害為我國1至14歲兒童及少年死因之首,尤其年紀小的幼童、不安全的居家環境也可能造成事故傷害,國民健康局對家長提出建構安全環境的十大建議,讓幼童快樂、平安成長。 詳全文 >
-
大、小兒童都應勤洗手來預防腸病毒,疾病管制局今24日公布新增3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除了2人是5歲以下的好發族群,另有1人是小學六年級女童,是今年目前為止年紀最長的腸病毒重症病童。 詳全文 >
-
比起住家環境,學校遊樂設施更容易引起這類頭頸卡住的遊戲意外,今2日消基會也公布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大台北地區小學遊樂設施,出現容易造成小孩軀體懸空和頭頸卡住的「誘陷」缺失比例高達6成,且容易引… 詳全文 >
-
花蓮一名胡姓女子產檢時發現,腹中的胎兒罹患先天性的腹裂症,徵詢多位產科醫師都建議人工流產,不過胡小姐堅持產子,並中斷產檢。直到懷胎7月接受醫學中心的檢查,醫師發現胎兒的腹裂症可治癒,並在胡小… 詳全文 >
-
心臟外科醫師蔡孝恩解釋,動脈導管對於未出生的胎兒很重要,因為胎兒在母親子宮內需要仰賴母親的血液循環,並藉由動脈導管讓嬰兒體內的體肺循環相通。通常在出生開始自主呼吸後,動脈導管會在出生後2~3… 詳全文 >
-
體重僅有1125公克的「巴掌仙子」和早產兒黃小妹,出生時合併有開放性動脈導管疾病,呼吸急促到幾乎要插管接受呼吸器治療,情況相當危急。所幸經過醫師治療,進行「開放性動脈導管結紮手術」,終於在今… 詳全文 >
-
一名父親將車子緩緩使盡家中車庫時,正坐在車內的5歲兒子好奇地將頭伸出天窗外面,沒想到男童的頭部竟恰巧撞進車庫屋頂而卡在天窗進退不得,經送醫急診和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男童的鼻骨、眼眶骨嚴重骨折…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