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過敏」,從字面上解釋,是指身體的免疫系統,對外來的物質,發生過度敏感的反應。由此可知,它牽涉到內外兩個因素,即內在的「過敏體質」及外在的「過敏原」。 詳全文 >
根據調查,台北市罹患氣喘的孩童在十年間增加5%,過敏性鼻炎增加25%,異位性皮膚炎也增加5%。值得警惕的是,不只患病兒童人數增加,其過敏疾病的嚴重度和氣喘的死亡率也有增加的趨勢。可見過敏疾病… 詳全文 >
過敏疾病有特定的發生流程,而且治療方法也與一般感染不盡相同;那麼如何區分一個常常咳嗽或流鼻水的孩子,到底是反覆感染或是過敏呢? 詳全文 >
牙醫師宋志豪表示,兒童怕看牙醫常是許多家長會面臨的大問題,常常可以見到一上診療台就嚎啕大哭、嘴巴緊閉不肯張開,往往讓看牙這件是無法順利完成,搞得小孩、家長,甚至醫護人員滿頭汗。現在有了舒眠牙… 詳全文 >
便秘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但是一般都以為是腸胃代謝出問題,豈料一名國中女生長時間便秘的禍首,竟然是卵巢囊腫。所幸經婦產科手術切除後,患者原先的腹脹、排便困擾一掃而空。雙和醫院小兒部醫師方旭彬表… 詳全文 >
近幾十年來,過敏疾病的發生率有趨於快速成長的傾向。探討原因,有一部份的學者認為越西化的生活,過敏疾病的發生率越高。這是「衛生假說」的基礎,也就是說:不講究衛生習慣的人,可以避免過敏疾病。 詳全文 >
肺炎鏈球菌對幼兒健康危害甚鉅,國內臨床也顯示,今年肺炎鏈球菌疫情到了夏季,並沒有下降,通報確定病例已達542例,年增近二成。兒童感染科黃立民醫師呼籲,家有新生兒應按時程,施打肺炎鏈球菌13價… 詳全文 >
寶島夏季高溫多濕,正是細菌和黴菌滋生的溫床,因此每年夏季各式各樣由於皮膚局部發炎或經由血液感染引起的皮膚疹十分常見。人體的皮膚包含表皮和真皮層,真皮層富含血管、汗腺、皮脂腺、毛囊和微血管。這… 詳全文 >
一直以來,我們在醫院都被教導「兒科用藥」的正確觀念,就是「盡量不要磨粉分裝」,以避免藥品的交互污染。老實說,我可不希望我的小朋友吃到上一個小朋友,或是上上一個小朋友的藥,又或是上週殘留的藥末… 詳全文 >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侯家瑋主任表示,台灣女童平均初經年齡約為12.35歲(國小六年級至國一),男童開始青春期是14.5歲,若女童8歲時乳頭正下方出現乳核小硬塊(有些少女甚至月經來潮);男童9歲…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