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台灣長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列,而罹患胃腺癌進行半胃切除手術之後,仍然要依照醫師囑咐用藥,如果未遵照醫師囑咐自行停藥,小心癌細胞復發,殘留的半顆胃又來找麻煩,即所謂的「殘胃癌」。衛生福利… 詳全文 >
停經後出血以為回春?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臺中榮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孫珞醫師示警,停經後子宮內膜癌的患者有90%都會出現陰道出血的症狀,不可不慎!透過單孔達文西「極微創」手術治療,出血量少、病患… 詳全文 >
台東馬偕關懷師馬秋琴家中,一家5口有3人罹癌。先是三十年前大兒子漢忠罹患了罕見癌症—原始性神經外胚胎惡性腫瘤第四期(PNET),接著在五年前女兒漢敬竟然罹患了瀰漫性大B淋巴癌第三期。但命運卻… 詳全文 >
皮膚發黃、體重驟降、尿色深勿輕忽,小心膽管癌找上門!66歲張先生近半年出現體重無故下降4公斤、胃口變差、整天提不起勁。近一週更出現皮膚和眼白發黃、皮膚發癢、尿液呈深褐色,而到急診就醫。大千綜… 詳全文 >
攝護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傳統攝護腺癌放射治療往往需長時間且每日往返醫院,對病人生活品質造成影響。台南市立醫院暨高雄秀傳醫院放射腫瘤科趙梓淵醫師表示,秀傳醫療體系南部院區導入最新「立體定位放射… 詳全文 >
東部地區頭頸癌盛行率高,而守護東部頭頸癌患者逾30年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耳鼻喉科陳培榕醫師,因為全心付出照顧守護患者,獲得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別頒發「2025年醫療奉獻獎」,表彰他對偏鄉… 詳全文 >
根據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及2023-2024年健保大數據,2024攝護腺癌新增9,858人,更是男性第三大癌症,是發生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攜手全台北中南… 詳全文 >
根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資料,皮膚癌每年新增約2,000例,發生率逐漸上升。而黑色素瘤即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皮膚癌,可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廖澤源醫師表示,肢端黑色素瘤屬於黑色素瘤… 詳全文 >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病人常無任何症狀,等到出現不適時,往往已屬肝癌中晚期,當肝臟腫瘤增大破裂,造成腹腔出血,針對這類無法手術的肝癌病人,目前已經有能縮小腫瘤的放射治療(SBRT)可以選擇。台北… 詳全文 >
持續腹痛不要以為只是腸胃不適,可能是胰臟正在求救!光田綜合醫院特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暨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彭正明主任表示,胰臟腫瘤常隱藏於後腹腔,早期幾乎無明顯症狀。若出現腹痛、體重…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