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並非越厚越好,子宮內膜過厚,恐增子宮內膜癌風險!婦產科沈孟勳醫師提醒,6類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應檢查子宮內膜狀態,以預防癌症風險。包括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具備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肥… 詳全文 >
抗癌之路不孤單!女性罹患癌症不妨參加婦癌學習營,能與病友在專家解答疑慮下,共同關注治療新知與檢查需知!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日舉辦婦癌學習營,邀請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癌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志隆、台大醫院… 詳全文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女性特有的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及乳癌發生人數、死亡人數不只榜上有名,更可見發病年齡相較其他癌症早5年,癌症已成為女性健康的頭號敵人。對此,台灣… 詳全文 >
腹脹雖常見,但如果症狀一直反覆、吃藥無效、體重還持續下降,就絕對不能只當作「小毛病」處理,有時真的是身體給我們的重要警訊。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有3項檢查,是了… 詳全文 >
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第四期攝護腺癌,且已轉移至骨骼,引起全球媒體高度關注。必尿科醫師顧芳瑜表示,美國是攝護腺癌篩檢普及率極高的國家,這次拜登晚期才被發現,確實較為少見。相較之下,台灣整體警覺性… 詳全文 >
肝腫瘤的癌細胞罕見轉移至頸椎,壓迫頸椎恐害癱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指出,當肝癌被發現時間太晚、體積太大、數量太多,或是腫瘤已經侵犯到大血管時,癌細胞就很有可能會隨著血液、淋… 詳全文 >
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問世,讓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治療出現曙光,且隨著健保逐步擴大給付,越來越多病友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長存活期且維持生活品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 詳全文 >
不是只有女性才會得到乳癌,男性也要注意,如果媽媽、姐妹等直系血親有乳癌家族史,自身有喝酒、過度肥胖都會增加罹癌風險。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駐診的梧棲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陳國棟醫師表示,男性乳癌一… 詳全文 >
出現咳嗽止不住、呼吸變得急促等不適,應該立即就醫檢查,尤其老菸槍更是不可馬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周奇霈指出,肺腺癌有逐年年輕化趨勢,若本身有抽菸史、肺腺癌家族史或暴露重金屬等工… 詳全文 >
口腔癌病人放化療後,恐出現口乾舌燥、麻木僵硬等不適。由於放射線治療除了殺死癌細胞外,也常常造成局部正常組織的損傷所致。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晉嘉表示,透過針灸配合個人化中醫治療,有助緩解這…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