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HD恐增7大狀況發生風險!早期診斷完善治療服務,兒童發展不漏接
衛福部研究亦顯示,ADHD兒童在物質使用、焦慮、憂鬱、學習障礙、事故傷害發生、死亡率、行為規範障礙7種狀況發生的風險會增加,同時ADHD的治療改善率達80%,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蔡芳茹表示,研究提醒我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守護孩子未來的關鍵。 詳全文 >
衛福部研究亦顯示,ADHD兒童在物質使用、焦慮、憂鬱、學習障礙、事故傷害發生、死亡率、行為規範障礙7種狀況發生的風險會增加,同時ADHD的治療改善率達80%,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任蔡芳茹表示,研究提醒我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守護孩子未來的關鍵。 詳全文 >
不同國家的觀察型研究,COVID-19影響較嚴重的國家,在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的孤獨感都明顯增加,相對也可能增加後續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家長壓力與脾氣也會促使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壓力大幅升高。 詳全文 >
近日因傳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18人確診,數十萬件蔬果流進全聯福利中心,霎時間網路上瘋傳別去全聯的說法,所以全聯到底能不能去呢? 詳全文 >
在台灣,幾乎每5位嬰幼兒,就有1位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之一,也是過敏三部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中的首發疾病。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一般皮膚科副主任施一新醫… 詳全文 >
疫情下停課居家期間,親子相處時間變長,卻頻傳親子衝突!依據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發現疫情現況下親子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增加約7小時,家長育兒與工作壓力倍增、51.4%表示易有負… 詳全文 >
疫情下動人故事再添一椿!1位確診COVID-19孕婦,於臺大醫院治療,在染病過程中順利生產,母女均安,並且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於加護病房完成哺餵母乳心願。今日這位偉大的母親順利出院,目前媽媽… 詳全文 >
2000年9月本院成立新北市第一家的樂得兒產房迄今,產房的設計讓產婦從陣痛待產、生產到產後恢復都在同一房間,同一張床上完成,單人房溫馨寬敞的空間,暖色調的裝潢,免治馬桶體貼,強調的是「家」的… 詳全文 >
婦女在懷孕的時候,心中都希望腹中胎兒頭好壯壯,事實上,在懷孕後期到寶寶出生2歲的期間,都是寶寶「養腦」的黃金時間。小兒科醫師莊佳韻表示,除了孕期中的營養照顧,寶寶出生後更應該給予充分所需的營… 詳全文 >
為了避免過敏氣喘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或染疫轉為重症,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表示,除了藥物的治療外,平時平衡孩子的免疫力相當重要,不妨從環境及營養二方面著手。像是適度補充微量元素包含維… 詳全文 >
國內傳出1位新手媽媽接種AZ疫苗後哺乳,但傳出女嬰猝死案例。茂盛醫院院長、婦產科醫師李茂盛推測,女嬰猝死與其母親接種AZ疫苗之間應無關聯性,女嬰恐因未拍嗝導致溢奶,或舌頭捲曲阻礙呼吸道而猝死… 詳全文 >
1歲以下嬰兒脹氣是很常見的現象。大聲哭鬧、奶喝太快、沒有及時喝奶、乳糖耐受性不佳、牛奶蛋白適應不良、牛奶蛋白過敏都可能會引發脹氣。媽咪哺餵母乳時吃豆腐、豆漿、地瓜、蘿蔔等產氣食物也可能讓寶寶…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