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健康餘命逾7.7年!《先知幹細胞》揭:再生醫學、細胞治療防病抗老重要關鍵
國人平均餘命為80.77歲,其中健康餘命為73.07歲,代表民眾平均長達約7.7年處於不健康狀態,高齡化社會的健康照護刻不容緩。現代人應該重新思考能健康多久、聰明多久、快樂多久?要能支持這些理想狀况,健康促進與預防醫學成為關鍵,在最新出版《先知幹細胞》一書… 詳全文 >
國人平均餘命為80.77歲,其中健康餘命為73.07歲,代表民眾平均長達約7.7年處於不健康狀態,高齡化社會的健康照護刻不容緩。現代人應該重新思考能健康多久、聰明多久、快樂多久?要能支持這些理想狀况,健康促進與預防醫學成為關鍵,在最新出版《先知幹細胞》一書… 詳全文 >
卵巢癌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科主任葉聯舜醫師指出,轉移復發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後,除了可以抑制腫瘤生長,進而讓腫瘤變小,還可以降低病人諸多不適症狀,… 詳全文 >
膳食纖維嚴重不足,便祕、心血管疾病和大腸癌接連報到。為了健康,許多人將部分或全部白米改以纖維保留較多的糙米替代,但糙米飯的口感又乾又硬,常讓人吃不到3餐就舉手投降。對此,南投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詳全文 >
大腸瘜肉是大腸癌的前兆,台灣癌症基金會曾經預估,全台灣大約有超過80萬的上班族患有大腸瘜肉,不知不覺成為大腸癌的候選人。如何擺脫大腸瘜肉、遠離大腸癌呢?除了尋求醫療協助和體質調理之外,郭祐睿… 詳全文 >
由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成功,源自製造業的標準化流程成為人類文明中解決大量需求的最有力思維。幾乎在同一時期,醫學也開始蓬勃發展,抗生素、疫苗、麻醉、醫學影像、癌症治療等等技術在百年內推陳出新,… 詳全文 >
大部分的大腸癌在整個大腸僅會有1處病發部位,極少數會出現2個病發部位的「同時癌」情況,偏偏台中1名餐廳副總就是其一。肝膽腸胃科醫師魏宏宇提醒,三餐不固定、愛吃宵夜都可能提高腸癌的風險,如果發… 詳全文 >
「肝炎—肝硬化—肝癌」罹癌三部曲的口號耳熟能詳,但為什麼有些人明明沒有感染B、C肝炎,不曾有酗酒的習慣,甚至沒有肝硬化的病史,肝癌還是會找上身呢?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謝性疾… 詳全文 >
胸部大較易得乳癌?這是許多女性的迷思。張金堅醫師指出,胸部大小與乳癌無直接因果關係,但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罹癌風險,若因肥胖而胸前偉大,乳癌風險確實比一般女性高,尤其是停經後的肥胖婦女更要留… 詳全文 >
乳房良性腫瘤到底要不要切除?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彥志指出,許多女性面對乳房良性腫瘤,想開刀卻又擔心會留疤痕,不過相對於傳統手術經常留下疤痕,現已有微創手術只會留下0.3至0.5公分的小… 詳全文 >
放化療後的營養補充,可謂決定癌友抗癌之路是否順利的重要關鍵!但療程帶來的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往往卻讓癌友飽受吞嚥困難、食慾不振之苦。梁家瑋營養師表示,想要預防口腔黏膜炎上身、減輕不適,不妨善… 詳全文 >
晚期肺癌患者若不具有特殊基因突變,或是標靶藥物治療失敗後,就僅剩下化學治療的選項,但治療成效不彰,研究顯示,中位存活期不到1年。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肺癌治療團隊召集人黃俊耀表示,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