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或打噴嚏、激烈運動,或腹部用力時,鼠蹊部出現隆起腫塊,恐引發疝氣!疝氣分為先天與後天,最常見的是腹股溝疝氣,在台灣,腹股溝疝氣發生率約為6%,每年約有4萬名病患接受疝氣手術,推估有疝氣病… 詳全文 >
-
男性為了增強性功能,或是取悅另一伴,有的人採取「入珠」,即將異物植入陰莖。台中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在臉書「泌尿科呂謹亨醫師 - 大亨醫師」提出,上週幫一個自己動手DIY的病人,取出51… 詳全文 >
-
腹主動脈瘤就像身體內的隱形殺手,發生率約2-7%,通常沒有症狀,一旦破裂,死亡率大增!桃園長庚醫院葉集孝副院長、也是心臟血管外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提醒,老煙槍、高血壓、高血脂、男性、年紀大於65… 詳全文 >
-
對於痛風發作經歷超過3年的患者而言,他們存有相對較高的機率出現「痛風石」。亞東醫院骨科部吳凱文醫師表示,「痛風石」好發部位通常在關節、軟骨或耳朵,雖然痛風石並不像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那樣引起劇烈… 詳全文 >
-
南韓明星李洪基日前透露罹患化膿性汗腺炎長達18年,臀部病灶疼痛潰爛流膿,隨身攜帶10件內褲,不得已中斷工作卻被誤會耍大牌,並因此動過8次手術。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教授,帶你… 詳全文 >
-
有些人雖四肢健全,卻因原發性顫抖症或巴金森氏症而不能獨立生活,連夾菜、倒水喝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都很困難,更遑論工作,不但難以維持生計,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與心理健康。臺北榮總神經… 詳全文 >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疹,患者容易反覆發作,治療以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為原則。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表示,許多人因擔心副作用而將類固醇視為毒蛇猛獸,這是不對的,其實,低劑量的類固醇能有效緩… 詳全文 >
-
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近日邀請大陸媒體人王志安討論台灣選舉,竟然因為嘲諷罹患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陳俊翰,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究竟什麼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有什麼… 詳全文 >
-
急性鼻竇炎持續3個月左右未痊癒,小心變成慢性鼻竇炎,而慢性鼻竇炎若未予以治療,可能症狀惡化成長期鼻塞、張口呼吸、鼻涕倒流導致夜咳,影響睡眠品質,嚴重可能嗅覺異常或不可逆的嗅覺損傷、鼻腔結構被… 詳全文 >
-
前民進黨黨主席施明德於2023年12月中旬傳出肝癌復發,多次送醫,於2024年1月15日病逝,享壽83歲。施明德早年曾接受採訪,提到自己是在36歲時發現B肝帶原,而後有定期追蹤檢查;為了消滅…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