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合国2017年人口资料的预测,到2030年,亚洲地区将有超过60%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我国2025年,65岁以上人口预计将达485万人占人口比例20.8%,正式进入高龄社会。随着高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需求增加和医疗支出的上升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利用数位科技解决这一挑战,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因应高龄化社会到来,2023年3月国科会召开「高龄科技产业策略会议」,宣示将「高龄科技」列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国科会再与经济部、卫福部、数位部、内政部、教育部、文化部及原住民族委员会等部会合作,2023年8月共同提出「高龄科技产业行动计画」,主旨即为「利用台湾科技优势,落地应用于高龄社会普惠全民,且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从此,「高龄科技」、「高龄普惠科技」也应运而生。
「高龄普惠科技」是嘉惠所有长者和照顾者的高龄科技
所谓「高龄普惠科技」,即嘉惠所有长者和照顾者的高龄科技。而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再于113年度度智慧科技整合社区健康照护与生活照顾计画经费赞助下,与邱弘毅所长及财团法人中卫发展中心指导下,委由社团法人中华欣智社区智能长照关怀协会林青莹与本计画主持人李彦贤博士执行,旨在利用智慧科技整合社区资源,期望提升高龄者的健康照护及生活品质。计画涵盖桃园大园区及观音区,透过跨域合作,建立可持续的长期照护计画,成为社区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核心动力。
高龄社区智慧健康照护与生活照顾整合创新计画出发
本项计画选定桃园市大园区和观音区作为试办场域,并采取多种策略与当地社区、民间组织及政府部门合作。具体执行方式包括举办社区关怀据点健康讲座、并提供新科技健康风险监测和饮食与运动指导。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居民对健康的意识,并建立健康促进的文化氛围。
李彦贤博士强调,普惠科技是未来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此外,本项计画也引入「多功能生化自我监测仪器」,不仅操作简单,该仪器能够同时检测血糖、血红素、尿酸、胆固醇、血酮及三酸甘油酯等多项健康指标,为高龄者提供更全面且简易的居家健康监测。
这种多功能检测仪器能够大大减少高龄者频繁往返医院的麻烦,让他们在家中就能够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端平台,让使用者即时查看和记录自己的健康数据。未来上传数据能够主动连结AI判读,有助提早发现问题再去检验所或医院做更进一步检查,促进在地检验所药局诊所等医疗产业和关怀据点或活动中心之间的互相串接,这将有机会成为未来一种新型态健康管理模式。
李彦贤博士表示,此创新计画透过普惠科技和跨域合作,将不仅有助于改善高龄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实现社区长期照护计画的推广和落实。最终,计画期望能够在乡村社区内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照护生态系统,为高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