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11 下午 08:25:46

便血膠囊內視鏡找病因 小腸淋巴癌作祟

(關鍵字: 洪志聖 , 膠囊內視鏡

一名63歲李女,半年多來因陸續解了三次黑便,懷疑消化道出血,但經胃鏡、大腸鏡、腹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及小腸X光檢查,都找不到出血原因,醫師懷疑可能是小腸疾病,於是施以先進的膠囊內視鏡檢查,果然發現患者的小腸中段有顆小腫瘤疑似為出血點,經外科開刀切除大小約1.5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良性迷走瘤,經過手術治療,術後患者未再出現腸胃道出血症狀。

膠囊內視鏡。(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膠囊內視鏡。(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國泰綜合醫院腸胃科洪志聖醫師指出,在人體消化道中,小腸位在腹部中段且長達六公尺,因此過去這個器官一直是難以用胃鏡、大腸鏡等內視鏡完全探視清楚,是消化道中最難診斷疾病的部位,但近年來拜膠囊內視鏡之賜,讓小腸疾病不再難以確診。

膠囊內視鏡的作用原理是把膠囊前端鏡頭所拍攝下來的照片,經由超高頻(UHF)方式由肚皮傳到體外的接受硬碟,其鏡頭每秒可照兩張照片,加上電池續航力約八個小時,因此一次檢查總共約拍攝五萬張照片,待完成拍攝後,醫師將這些儲存於可攜式硬碟的照片傳輸到判讀的電腦,由醫師利用判讀軟體將這些照片以動態方式加以解讀,由於這項檢查不同於過去內視鏡檢查需由口或肛門伸進一條管子檢查胃或腸道構造,病患不用承受檢查過程中腹部疼痛或噁心、想吐的不適。

洪志聖醫師呼籲,由於小腸疾病與其他腸胃道疾病症狀相似,提醒如有腹痛、解黑便或不明原因貧血,且經胃鏡、大腸鏡、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等各種檢查均找不到病因,則很可能是小腸疾病,可利用膠囊內視鏡確診,惟這項檢查健保不給付,患者需自費。

為健康 “讚” 出來!快按讚加入《華人健康網》!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