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配电视」已是许多现代家庭的饮食习惯,广告主打的食物,也成为孩童的「食用指南」,不过儿福联盟公布暑假期间的垃圾食物广告调查报告,发现在孩子收看卡通的时段,平均每6.6分钟就出现一次垃圾食物广告;到了用餐时段,垃圾食物广告出现的频率更是其他时段的1.6倍。
立委王育敏今2日偕同儿福联盟、亲子代表召开记者会,强调儿童每天从电视上接收许多垃圾食品广告,反应在现实生活就是含糖饮料一罐接一罐喝,薯条、洋芋片一口接一口吃个不停,潜藏的肥胖危机令人忧心。
儿福联盟研发处组长邱靖惠指出,今年暑假期间,儿盟针对孩子爱看的热门卡通节目进行广告监看,这份「2012年垃圾食物广告调查报告」发现,台湾儿童平均1年收看8325个垃圾食物广告,这些广告在假日播出频率比平日还密集。
其中在孩子收看热门卡通的过程中,平均每6.6分钟,就出现一次垃圾食物广告;到了用餐时段,垃圾食物广告出现的频率更达其他时段的1.6倍,加上不少孩子都有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一再洗脑,会强化他们对垃圾食物的认同。
立委王育敏表示,先进国家重视国民肥胖的问题,纷纷从法律面、政策面管制垃圾食物。比如今年9月13日,美国纽约市通过餐饮业禁售470毫升以上的汽水和含糖饮料;丹麦2011年就开始向国民征收「脂肪税」;法国政府也针对每罐含糖饮料加收1%的「肥胖税」。
除了垃圾食物广告之外,常见许多餐饮和速食业者以「附送赠品」作为吸引孩子购买的手段。根据美国公益科学中心 (CSPI)指出,以赠品作为行销垃圾食物的手段,是造成儿童肥胖人数攀升的原因之一,应立即禁止。
王育敏认为,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政府有必要适度管制垃圾食品的广告播映与行销方式。她表示,本会期将推动修法,限制垃圾食品在儿少频道及儿少节目中进行促销或插播广告,并禁止业者以送赠品的方式行销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