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如果有人把「不可食用」(inedible)的物品一直往嘴裡送,還嚼得津津有味,我們是否該他送往精神科或外科醫生那邊進行治療呢?美國一名6歲的小女孩因為習慣性地把「紙張」當作零嘴,有時甚至可以吃掉一整本書,讓她的爸媽十分困惑,擔心她的身心健康狀況是不是出現異常,事實上這是種並不那麼罕見的「異食症」(pica, eating disorder)。(影片/取材自《YouTube》)
美國一位家庭醫生17日投書《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講述自己特殊的看診經驗。根據統計,高達半數18到36個月大的寶寶會將不可食用的物品往嘴裡放,有的甚至會吞嚥下去,但這種習慣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消失,如果進入青春期或成年之後情況依舊沒有得到改善,那就屬「異食症」。
異食症患者多半有自閉症(autism)或發展遲緩的問題,他們最常把泥土(dirts)或粉筆(chalk)當作零嘴,怪異的行徑讓旁人誤以為他們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有學者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異議,認為異食症的患者只是從這些不能吃的東西當中,去攝取體內缺乏的鐵、鈣、鋅等物質。
一些人類學上的研究都指出,很多原始部落或少數民族都保有「異食」的生活習慣,有的甚至作為一種民俗療法或宗教儀式,但這種代代相傳的「飲食習慣」並不表示完全無害,像吃粉筆可能會造成便秘、胃潰瘍、胃穿孔或腸道阻滯,吃泥土則很有可能把一堆細菌或寄生蟲吞進肚裡,甚至還可能引發慢性金屬中毒。
為了有效阻止患者持續吞嚥奇怪的東西下肚,醫生多半會採取心理學上「行為干預」(behavioral interventions)手段,即充分告知異食症的潛在風險,或建議其他「替代性食物」,讓患者逐步戒掉異食行為,比較激進一點的狀況(如:吃玻璃、喝汽油等),則可求助精神科醫師,但如果靠言語羞辱或體罰等方式阻卻類似的行徑,效果恐怕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