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老人因為罹患失智症,往往會出現有別於正常人的反應與行為,一名75歲張老太太,平時與丈夫共同生活,近日丈夫發現她變得多疑:像是懷疑清掃人員偷竊錢,或是懷疑他出軌;夜晚時,症狀更嚴重,不停的抱怨蜘蛛螞蟻滿屋爬,丈夫深感困擾,於是帶婦人就診。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說,經檢查後,發現張老太太的記憶及其他認知功能已大大減退。而經常疑神疑鬼、心神不寧等的行為,其實是中重度失智症病人經常會出現的精神行為症狀。
失智症患者常見有「妄想」、「幻覺」、「錯認」這三種;「妄想」以被偷妄想最常出現,認為有人偷他的東西,甚至因此情緒激動;或是被害妄想,堅信有人要害他;或背叛妄想,誤以為配偶有外遇而憂鬱、憤怒。
早期失智症偶有精神症狀出現,中度病患則較常出現精神症狀,像是妄想、幻覺、錯覺與錯認等;隨著病情加重,這些幻覺等精神症狀反而又消失。極大部分失智症病患是在出現精神病症狀或行為問題後才就醫,也成為家屬在照顧上沉重的負擔。
在治療方面,黃婷毓提到,除了增加認知功能的失智症藥物以外,還有控制情緒症狀的藥物治療,視患者情況給予輕型鎮靜劑、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非藥物方面,可以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讓患者心中感到安定及舒適。另外,在白天給予適當的刺激,曬太陽,短的午休,傍晚時適當的運動,夜晚時減少刺激,對於減緩病情都有幫助。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有突然的行為改變,應儘快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有其他可逆性之原因,如潛在的感染,若是飲食失調造成的電解質異常等。
家屬跟患者應該如何相處?黃婷毓說,要了解患者不是故意或壞脾氣,而是生病了。當患者情緒失控或出現衝突行為時,可以先分散其注意力,像是當不停地要求外出或其他無理的要求時,可先用患者喜歡的事物來吸引他,轉移其注意力。
黃婷毓提醒,老年人若出現異於平時的表現或情緒,甚至已有妄想和幻覺的存在,極有可能是罹患失智症的表現;透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和作息的調整,可以讓精神症狀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