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旅遊旺季,許多人會選擇出國旅遊犒賞自己,但如果旅程中生病,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就醫看病就成為一大麻煩事。根據國際SOS緊急救援組織的統計顯示,國人海外旅遊時,較常出現的看診障礙,依序為語言溝通困難、擔心當地醫療衛生和不知該找哪家醫院或專科。(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國際SOS於2011年共接獲12.5萬通尋求海外醫療協助的電話,並以此統計完成「2011年國際SOS台灣海外醫療協助案件統計暨服務使用者問卷調查報告」,結果發現,45%民眾會出現看診障礙,前五大問題分別為:不知如何溝通陳述症狀、不放心醫療環境衛生、不知該找哪家醫院或專科、不相信當地醫療診斷、藥品來源或標示不清。
國際SOS緊急救援組織協調醫師陳琬琳表示,常見的海外醫療風險,包括語言隔閡、醫療設施不足、環境擁擠衛生不良、藥品品質不良、併發症發生率偏高、職業安全知識缺乏、醫療單據問題、財務困難、傳染病風險、到院前救護系統缺乏、醫療處置未能更新、住院期太長、缺乏家庭醫師支援等。
陳婉琳表示,國人海外旅遊時,較常出現疾病為腸胃道相關疾病、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氣喘等),以及紐、挫、骨折等外傷。不過由於國外醫療制度不同於台灣,各自有其醫療特色和特殊看診習慣,為了避免生病破壞旅遊興致,建議出國前先瞭解當地醫療制度。
另外,為了降低海外看診的風險,國際SOS緊急救援組織總經理陳楷植也提供5大秘訣做為參考:
絕招1:小題大作—慎重看待每件小病痛,以免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掛號時應選擇當地具規模或口碑良好的醫療機構就診。
絕招2 : 七嘴八舌—門診時尋求能與當地外籍醫師溝通的專業醫療人員,透過精準且良好的轉述或翻譯,降低語言障礙產生的醫療風險。
絕招3:騎驢找馬—對於當地醫師的診斷、建議檢查、手術和用藥等,可尋求多位醫師做雙重諮詢。
絕招4:金金計較—出院前,先了解當地是否有特別的醫療優惠保障或規定,並結合自身的保險內容,減輕海外醫療負擔。
絕招5:佔盡便宜—如果病症嚴重到需要轉送回台時,可多擅用海外急難救助服務。

海外就醫規矩多 出國前先做功課
活路外交 外交部盼醫院增國際醫療能量
關懷送暖 大林慈濟成立乳癌病友會
檢測脂蛋白(a),及早掌握心血管風險!創新皮下注射降膽固醇藥物新展望
肺結節小點點,大學問!醫揭:肺部結節判斷良性或惡性3大關鍵指標
馬偕總院長張文瀚榮獲「永續傑出人物獎」!永續報告書也獲白金級肯定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