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檢查是例行性健康檢查中不可或缺的項目,尤其部份罕見的血液相關疾病,都可透過一滴血早期發現,一名婦女日前即藉此發現罹患少見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所幸醫師早發現及時予以治療。
新竹一名55歲的吳女士,本身沒有其他慢性疾病,但在6月底接受例行性健康檢查時,抽血發現白血球數高達9萬(一般人的白血球數正常值為4千至1萬個),但因其近期除了服用減肥藥物約2個多月之外,並無出發燒、體重減輕或食慾改變等不適症狀。經停用減肥藥1星期後再度抽血檢驗,發現白血球不降反升至12萬,最後再經周邊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鄭傑隆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源自於造血母細胞產生基因突變的一種惡性腫瘤,患者體內的白血球會出現不正常增生的現象,有些甚至高達數十萬。約90%至95%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都可測出第9對和第22對染色體有異常互換,稱為「費城染色體」,此和減肥藥物的使用沒有關聯。
在台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好發年齡為40至60歲,男性略多於女性。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病程進展多年的慢性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只有少數病患是在健檢時被發現,而多數患者都在症狀出現時才就醫。
鄭傑隆醫師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主要症狀是疲倦、骨頭痠痛(因大量增生的骨髓細胞刺激骨頭所致)、易飽實感(因脾臟腫大而壓迫到胃部)或左上腹不適;病程中晚期則可能會出現因貧血、血小板下降所導致的不正常出血。
醫師表示,標靶藥物可助於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療和預後。不過,他呼籲若民眾發現血球細胞異常,不論是貧血,白血球或血小板數目不正常等等,皆應至血液專科門診諮詢,及時獲得適當的協助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