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到东方,喝红酒已经变成一种全民运动,除了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美国学者近来在人体实验中发现,上了年纪的女性如果日饮1到2杯红酒,骨质流失的速度会放缓,使骨骼密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骨折发生的机率跟着降低。
美国《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今日报导,奥瑞冈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妇科研究员日前针对40名65岁以下的更年期妇女进行调查,所有人都维持每日1.5到2杯的饮红酒习惯,相当于210到280cc。受试期间这40名妇女先被要求2个星期滴酒不沾,接着再恢复以往的习惯,并观察比较其骨骼密度的差异。
当受试者连续14天不喝酒时,血液中的「骨钙素」(osteocalcin)和「破骨细胞代谢指标CTX」明显增加,但恢复饮酒后12-14小时,体内的「骨平衡」随即恢复正常,骨质流失的速度跟着减缓。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的造骨细胞每天都会进行「代谢汰换」的过程,女性在停经后(postmenopause),体内的「破骨细胞」(osteoblast)会多于「增骨细胞」(osteoclast),导致骨质疏松的状况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妇女如果完全不饮酒或饮酒过量,对于「顾骨本」都没有好处,而且适量饮用红酒只能当作是一种饮食习惯,而非治疗骨质疏松的偏方;换言之,妇女千万不能将红酒取代奶制品,否则适得其反。至于相同效果能不能发生在男性或年轻女性身上,则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