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下午 07:15:14

過動還是好動?醫籲診斷後決定是否服藥

(關鍵字: 好動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張學岺

平平今年就讀國一,從小一開始生活中小問題就不斷,不管是作業沒帶回家、上課不專心、和同學相處不好等,常因上課狀況不佳被罰不能下課而屢見不鮮,平平因此被迫冠上不好的標籤,聯絡簿上更常是滿滿紅字,就連身為國小老師的媽媽都快抓狂。在醫師診斷後認定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經治療服藥過後,鼓勵他發揮愛講話的專長,參加各種演講比賽榮獲名次,也讓他重新獲得肯定、更添自信心。

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平平(右),張學岺醫師(左)表示,經過治療服藥後表現優良。(照片/楊森藥廠提供)
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平平(右),張學岺醫師(左)表示,經過治療服藥後表現優良。(照片/楊森藥廠提供)

根據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針對國小、國中老師進行1,337份問卷,發現多數老師希望這群ADHD學童轉班,也認為與教養有關,多數老師認同就醫,卻不贊成服藥。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學岺表示,從問卷中發現老師表示教過的ADHD學童比例低,這顯示老師可能將好動與過動症混淆。

現今醫學已確知ADHD是一種腦部發育的疾病,一般人常不知如何區分好動與過動症,張學岺指出,通常好動的小朋友能夠在分心與衝突之後,經過糾正就可以回到正常狀態;然而過動症患者則是在分心與衝突過後,已經超過他能應付的生活,甚至已經影響功課或生活作息,但建議應透過問卷或評量工具,進行病況診斷,確診後再決定應怎麼做。

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5到7%的學齡兒童患有ADHD,約有20多萬的小朋友受到此疾病的困擾,男童的罹病率又是女童的3到4倍,若以現在每班20多人換算,每班至少會有兩位ADHD學童。

張學岺進一步表示,過動症孩童若不及早診斷,除了會出現學習效率差、自信心低落、被同儕排擠、更有可能因此受到過份的體罰,若持續置之不理,長大成人後犯罪、車禍的比例也都比一般人高。

過動症患者容易具有衝突與注意力不集中兩大特質,國小一到三年級是黃金治療期,經醫師確診後服藥治療,有助於幫助生活中減少衝突、以及加強注意力的集中,但如果是好動的幼童,脫序的行為通常是因為興奮或出於某種動機所致,通常只要做一些行為規範或勸導或教他怎麼管理自己,應該就會有所改善。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