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師人力的科別以及地區分配不均,造成偏遠地區缺乏醫療資源,以及內、外、婦、兒、急診科「五大皆空」,衛生署擬邀請華僑醫師回台填補這塊人力,限定會講中文、領有國內醫師證書的華僑醫師,回台透過專案申請的方式,可取得臨時的專科醫師執照到偏鄉地區服務。
衛生署長邱文達形容這項計畫為「鮭魚專案」,他表示,之前在美國以及日內瓦,與當地的醫師會成員碰面時,有不少早年出國的華僑醫師,有意返台養老並繼續提供醫療服務,不過他們多半沒有台灣的專科醫師執照,依照現制,回台後只能做一般科醫師,將使得執業範圍大大受限。
邱文達表示,國內目前五大科醫師人力缺乏,偏鄉地區更為嚴重,他認為這些華僑醫師可做為補充人力,近日衛署研議修改「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以專案的方式,延攬這些華僑醫師到偏遠地區從事五大科。
衛生署目前規畫的內容,限定必須是在英、美、日、澳、紐執業的華僑醫師,曾考取國內的醫師證書,且申請回台服務時,在國外的醫師證書與專科執照依然在效期內,衛署將會界定偏遠地區的服務範圍進行「分發」。
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明,絕大多數華僑醫師當年沒有在台完成專科訓練就出國,所以在國內不具專科醫師身分,「鮭魚專案」可依他們在國外取得的專科身分,先發給臨時的專科醫師執照,若在這些偏遠地區執業滿3年者,即可換為正式執照,免於重新在台接受專科訓練與考試。
衛署指出,這項計畫不牽涉修法問題,修正辦法擬於月底預告,最快下半年可開始透過駐外單位以及當地醫師團體,將相關訊息散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