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住院常面临一床难求的情形,尤其缺健保床,民间监督健保联盟表示,健保局已修改医院特约管理办法,明订医院的总健保病床数要达一定比率,然而医院往往热门住院科别的健保床比率偏低,藉以向民众赚取差额费用,呼吁应公开各科占床率。
督保盟发言人滕西华今天在健保局监理委员会提出这项提案,她表示明年上路的健保新法有多项资讯公开措施,要求医院公开健保床比率是其中之一,特约管理办法已提前修改,规定公立医院健保床比例不能低于总床数的75%、私立医院则不能低于60%。
根据统计,各层级医院的健保床其实都没有满床,医学中心占床率约80.6%、区域医院约67.7%、地区医院约56.6%,然而民众的就医经验往往需费时等床,滕西华表示,主因是医院以内部调整为理由,各科的病床未必流通,因此虽其他科别有床、却不能提供给民众;更有甚者,有的医院刻意减少热门科别的健保床比例,以向民众收取较高的差额病床费用,因此虽然总比例符合规定,但民众就是不容易等到健保床。
因此滕西华呼吁,健保局应修改特管办法,对于医院不同科别的病床、个别规范健保床的比例,或是至少公开各科别的健保床占床率,让民众清楚到底是真的病床都满了,还是有床却不释出,否则在医院久候病床或请托关说的乱象,只会更加严重。
不过健保局认为这项提案实施的难度高、也不具效益,卫生署医事处处长石崇良也说,病床未必完全与专科别相对应,因此若要规定各科的健保病床比例,定义「科别」就是个难处,也会让医院缺乏调度的弹性。
但是石崇良认为,医院公开总占床率的速度应该加快,希望从目前回报一个月后才公布资料,缩短为各医院能当天在固定时间公布,卫生署拟对此研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