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再完善的保温箱,都比不上在母体子宫安全,对于即低体重早产儿来说,若能多待在母体几天、存活率就可多提升一些,早产儿基金会补助医院设置人性化的安胎病房,目前全台已有10间医院提设置完成,提供孕妇良好的安胎环境。
早产儿基金会执行长赖惠珍表示,安胎孕妇心情非常焦虑不安,若住在一般产房,隔壁孕妇可能准备待产、也可能生完在吃麻油鸡,访客众多的情形下会干扰到安胎孕妇的休息,所以需要安静的专属空间。
此外,安胎病房也以人性化角度,提供孕妇特别的硬体设备,包括:睡电动床而非手摇床、厕所淋浴间设有可坐下来的椅子;软体的部份,除了专门的卫教资料、必要的医疗协助,以马偕医院为例,还有志工提供洗头服务、爱心妈妈陪伴谈心。
由于打造一间安胎病房价格不斐,为了鼓励医院设置,早产儿基金会补助一半费用,目前已有马偕医院、圣保禄医院、屏东基督教医院、门诺医院、奇美医院、新楼医院、成大医院、新竹马偕医院、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彰化基督教医院设置安胎病房,其中以马偕有10床最多,其他医院多为2至4床不等,陆续还有台大等医院申请中。
赖惠珍表示,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入住安胎病房的时机仍应依医师的专业建议,孕妇若回家安胎,仍应注意下列事项:
按照医师指示,服用安胎药物。
注意子宫收缩的监测,若有规律且密集的宫缩就应回诊。
可散步或做一些柔软的体操运动,若还是有明显宫缩,仍应多卧床休息。
饮食要均衡,尤其纤维量要足够。
避免提重物,也避免做会引起宫缩的家事。
有宫缩等早产迹象者,建议暂停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