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了水氣的過濾,陽光真是「毒」得厲害!門診裡,紫外線傷害所造成的日光性皮膚炎患者陸陸續續出現,其實也是「旱象症候群」之一。
陽光透過大氣層之後,可分為紅外線、可見光、中波紫外線(UVB)及長波紫外線(UVA)。其中造成皮膚傷害的主要來源為紫外線。急性的傷害大多由中波紫外線(UVB)造成,皮膚會發紅、曬傷起水泡、以及色素沉澱。而長波紫外線(UVA)則會引起常為一般人忽略的慢性傷害,也就是皮膚老化及皮膚癌。
皮膚老化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引起老化之主要因素可分為內因性及外因性因素。而外因性因素中就以紫外線為最主要因素。因此減少陽光照射是防止老化最重要的方法。除此之外,全球因臭氧層的破壞使得短波紫外線(UVC)更易穿透,造成皮膚癌的病例增加,所以基於健康的考量,防曬更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雖然在皮膚科醫師的不斷呼籲下,國人防曬意識逐漸提高,但是愛美怕老的你是否防曬只做做「表面」功夫,卻留下許多紫外線攻擊的「漏洞」呢?
除了大家都會想到的「面子」要防曬外,其實像愛穿低胸、無袖、細肩帶或熱褲的女性的前胸、後背、手臂及大小腿,短髮者的後頸部,或是禿頭男性的頭皮,摩托車騎士和菜籃族的前臂、手背等處,都是防曬盲點,最容易被忽略。在毫無保護下,不僅容易造成曬傷或曬斑等日光性傷害或皮膚炎,也最易會露出皮膚老化的「馬腳」、甚至以後形成皮膚癌。(待續)

炎炎夏日 小心被「烈日灼身」(下)
全台紫外線達危險級 開車也要防曬
夏日賞龍舟戲水 醫師籲做好眼睛防曬
秋冬肺鏈威脅升溫!10歲女童竟重症敗血症 「血清型3」易突破性感染 家長應留意「這症狀」
梁云菲前額葉失能罹「非典型憂鬱」!醫揭5大特徵,應治療防3大惡化風險
妙齡女被愛犬咬掉嘴邊肉!醫籲:掌握黃金6小時處置,降低感染風險助修復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