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不断变化,正是气喘的好发时节,由于气喘容易反覆发作,影响生活品质,甚至有许多患者终其一生都为其所苦。为了防治气喘,彰化基督教医院今13日举办气喘卫教宣导活动,并由中医师教导民众透过简单的穴位按摩,让人人「弃」喘、呼吸顺畅、战胜气喘。
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部张顺昌医师表示,气喘对中医学来说,属于「哮证」、「喘证」及「痰饮」的范畴,古籍早有气喘及相关症状的记载,认为与「肺脏」的功能失调最为相关。平时若能按压或轻轻刮痧与肺脏相关的穴位,调整其功能,将能达到保健呼吸道的效果,进而降低气喘复发率。
根据经脉理论描述,与肺脏相联系的经脉为「肺经」,分布在人体的上肢,只要平时对肺经走向上的穴位进行按摩,就能达到肺部和呼吸道保健的效用。一般常用的肺经穴位,包括前胸外侧的中府穴、手肘上的尺泽穴、靠近手腕内侧的列缺穴,以及虎口上的合谷穴。
另外,胸部前后的特定穴位同样具有保健呼吸道的效果,例如前胸胸骨上的膻中穴,背部上方正中央的大椎穴、定喘穴,两肩胛骨内侧的风门穴、肺俞穴和膏肓穴等,都可以做为肺部日常保健的穴位。
张顺昌中医师提醒,按摩上述穴位虽可以保健肺脏功能,降低气喘并发率,但是仍有注意按压的力道,不可过度用力,以穴位出现「酸胀」感即可。使用按摩工具刺激穴位时,也应留意施力,避免造成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