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率4.2%幾近全球平均的兩倍,有專家認為是確診人數「黑數」太多,台灣實際感染應該是兩萬人,不知指揮中心怎麼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 發言人表示,大家會懷疑致死率的部份,我們是4.2%,目前是這幾個國家中比較高,大家會認為我們確定病例的母數似乎是有低估的現象,我剛剛有說過,在整個疫情爆發初期的時候,可能他們當初整個檢驗量能不夠,另外再加上致死率偏高,所以可以看到疫情初期的時候,他們的致死率都比較偏高。而我們這次的疫情是比較後面的,所以也有看到初期致死率也有偏高現象。
但是,其他國家都發生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到目前為止,又因為他們個案數很多,所以逐漸讓致死率降低。到底整個確定病例有沒有被低估,這部分要看檢驗陽性率這個指標,這部分的確看到前面幾個國家在初期檢驗陽性率都很高,顯示他們在通報確定病例的時候,似乎是有低估的現象,但是,台灣檢驗陽性率一直都很低,即使是5月疫情初期最高在2.8%,都低於歐盟4%,還有世界衛生組織5%以下,所以我們檢驗量能在足夠之下,通報病例也應該沒有被低估的現象。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開始檢驗的時候,每個國家特別有發生的區域,大家都會趕快做檢驗,一檢驗下去陽性率都相對高,因為是發生重點區域,然後再擴大範圍,現在第二圈陽性率就低,第三圈陽性率又低一點,後來慢慢低,所以會看陽性率,舉例來說篩檢下去10%陽性率還不夠,還要再擴大。台灣現在陽性率是0.7%,重點要看篩檢足不足夠,把潛藏個案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