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本土COVID-19死亡率升高,加上今天核算死亡率是2.8%,跟疾管署公布全球平均死亡2.16%還要高,原因是什麼?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8日表示,對於死亡高非常遺憾,會盡最大努力,一般疫情起來是急性期的時候,相對的整個死亡率會稍微高一點,不過我們會努力透過第一線醫師跟各種藥物來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表示,台灣高死亡率的部份,前幾天有說過,跟整體全球平均來比,是有比較得高。不過,要比較的話,族群年齡疾病要相同做比較,才是科學上的比較。這一波流行有說過幾次,因為高齡長者多,高達4成病人都是高齡長者,也大部分有多重潛伏疾病同時存在許多病人身上,造成容易死亡的重要因素。
以5月11日至6月7日,200多個死亡來看,60歲以上已佔92%,他們有潛伏疾病佔83%,當然是重要的原因造成高死亡率。這些高齡長者重症比例很高,造成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重症照護很大壓力。
至於藥物部分,最早大家以為瑞德西韋是救命藥,其實不一定是這樣,一開始是說可以讓病程縮短,實際上對於死亡率並沒有太好的改善,真正有幫助減少死亡率是類固醇跟幾個抗體藥物,各醫院都有可以決定使用。

防疫多漱口抗病毒,「氯西丁」是新利器?毒物專家:降低病毒量可保護口腔
我還沒打到疫苗怎麼辦?閨密女醫推出「吉卜力防疫梗圖」,一次看懂
壓力大子宮肌瘤、甲狀腺結節跟著來!中醫:都是肝氣鬱結作怪!必按穴位疏通肝經
對抗骨質疏鬆症,做低衝擊運動!居家輕鬆做3動作,強化骨力
1歲以上幼童最常見2大意外!嬰幼兒哈姆立克法和CPR要訣是什麼?
除了三高,更應重視一低(低骨質密度)!「這樣做」防範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