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NQ」頒獎典禮今(16)日舉行,臺北榮總以【神機妙算–智慧肝癌復發風險預測 引領國際】、【胰臟『癌王』剋星,改寫胰臟癌治療新歷史】、【解除頸爆:頭頸癌病患大出血的防治專家】三項主題,榮獲二銀一銅佳績,另外九項主題榮獲標章,成果卓越。
陳威明院長率領得獎團隊前往領獎,並表示在競爭激烈的智慧醫療組與特色醫療組中金獎皆從缺,臺北榮總獲得銀獎不僅是對醫療團隊專業實力的高度肯定,也彰顯臺北榮總在提升醫療品質與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與成果。同時,也進一步突顯了臺灣醫療在國際舞台上的卓越表現,為全民健康提供更堅實的保障,並為醫療科技的未來發展注入更多希望與可能性。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擁有「臺灣生醫奧斯卡」的美名。從1998年辦理至今,每年選拔出具世界頂尖成就的醫護團隊,及具國際競爭力的生醫產品予以鼓勵。透過130多位各領域的專家,審視參賽項目在品質面所展現的具體成果,能與國際匹敵者,才有資格獲得金奬、銀奬或銅奬的殊榮。故此奬項已成為生醫產業努力追求的目標,是國內生醫界具代表性的榮耀桂冠,更已是國際間認識臺灣生醫產業,重要的指標獎項之一!
醫療院所類 - 醫院特色醫療組 銀獎(金獎從缺)
主題:【胰臟「癌王」剋星,改寫胰臟癌治療新歷史】
團隊:外科部一般外科
說明:
「胰臟癌」手術長久的問題是傷口極大、風險極高、切不乾淨,病人生命期短,因此有「癌王」的惡名。胰臟手術是一種極度困難的「大手術」,其中以著名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又稱為Whipple手術)最具挑戰性。
臺北榮總整合多專科團隊成立「胰臟癌治療暨研究中心」,由石宜銘和王心儀教授率領胰臟外科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積極發展高度複雜且困難的「達文西機器手臂胰十二指腸切除微創手術」。相比傳統手術,淋巴腺清除數量更多,出血量更少,大幅減輕病人痛苦。目前已完成超過666例,累積豐富經驗,達到世界頂尖準,創造幾乎苛求的紀錄。
包括術後6天出院,比傳統手術平均住院時間提早了近一個月;微創傷口僅3~4公分,約傳統手術傷口的1/10;微量出血,手術出血量可以減少到幾乎零,平均出血量約 150 c.c.,遠少於傳統手術的約 500 c.c.;手術時間比傳統手術6~8小時,縮短到小於4小時,只需232分鐘;且適合高齡和高危險病人,95歲高齡的病人也能順利出院。
臺北榮總胰臟團隊不僅擁有執行各種困難胰臟手術的能力,還能處理各種術後合併症,手術成功率達到了98.7%,手術死亡率從過去的5%再降至1.3%,並且5年存活率從過去的5~10% 提高至36.9%,傲視全球。難得的是病人整體滿意度高達 99%。臺北榮總胰臟團隊的「達文西機器手臂胰十二指腸切除微創手術」的品質和數量不僅領先臺灣,更在亞洲傲視群倫,超越歐美,堪稱世界之冠。
臺北榮總率先引進了重粒子治癌技術,針對胰臟癌局部晚期無法手術的患者,化療合併重粒子治療可以使腫瘤縮小,從而實現腫瘤完全切除乾淨,成為醫學上的奇蹟。是目前世界上完成此種不可能的任務最多的醫院,整體治療滿意度更高達 100%。其中「化學治療」合併「重粒子治療使得「手術能完全切除乾淨」的多型性治療,已成為胰臟「癌王」剋星,改寫胰臟癌治療新歷史。使人們不再聞「癌王」色變。
醫療院所類 - 醫院特色醫療組 銅獎
主題:【解除頸爆:頭頸癌病患大出血的防治專家】
團隊:影像診療部
說明:
全世界每年約有89萬人罹患頭頸癌,佔全癌症的5.3%,為全球癌症發生率的第七位;在東亞等國家,頭頸癌發生率可高達20/10萬人。在臺灣,每年約有8千多位病患被新診斷為頭頸癌,標準化發生率約21.6/10萬人,為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五名;每年約有三千多位國人死於頭頸癌,不論是發生率或死亡率均高於全球,幾乎算得上國病。即使治療技術越來越進步,大約有35-40%的頭頸癌病人在一線治療後產生復發,頸動脈爆裂症候群是一個重新再治療的嚴重的副作用,約佔再次照射副作用的17%。頸動脈爆裂症通常和軟組織壞死(55%)和皮膚的廔管(40%)相關,死亡率近40-50%,通常僅23%的人可存活且腫瘤得到控制。傳統的治療方式為結紮手術,但合併有較高的死亡率及併發症,現今治療病人大多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
臺北榮總神經介入治療團隊從1985年鄧木火教授將本項技術引入後,就積極發展腦血管疾病的血管內治療。1990年中以後,張豐基及羅兆寶教授開始針對台灣高盛行的頭頸癌及其併發的頸動脈爆裂症候群積極介入治療,也不斷改進及創新治療方法,使得臺北榮總成為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爆裂症候群的領先者,這些創新的技術包括應用多重介入技術(含栓塞術及覆膜支架置放術)來治療病人,也包括輔助性的使用抗生素及對潛在血管分支的栓塞術,一同提升治療成果。
臺北榮總積極發展血管內微創介入治療頸動脈爆裂症候群為了回應快速進步的頭頸癌藥物及放射治療。因為這些新治療有效殺死癌細胞以延長病患的生命期,但腫瘤組織壞死的過程中也不可免的破壞附近的頸動脈,因而引起破裂出血,這種大出血往往是降低頭頸癌病患存活的主要原因,此時神經血管內介入治療就成為提升整體腫瘤治療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
醫療院所類—醫院智慧醫療組 銀獎(金獎從缺)
主題:【神機妙算–智慧肝癌復發風險預測 引領國際 】
團隊:內科部胃腸肝膽科
說明:
肝癌位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二名,對國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甚鉅,目前的肝癌臨床診療指引仍無法完全滿足個人化精準醫療的需求。臺北榮總肝癌團隊多年來建立了涵蓋各期別的完整肝癌臨床資料庫,並建置世界上最大的單一中心肝癌CT影像標註資料庫,已達2000例以上。
臺北榮總肝癌團隊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AI團隊合作,開發多個肝癌AI模型。包括肝癌CT影像偵測與分割模型HFS-et、肝癌腫瘤型態分類模型HCC-MorphoNet、手術後復發預測模型GARSL及GARSL2.0。這些模型通過演化學習的智慧演算功能,成功產生了高準確度的預測結果,持續優化資料庫質量及模型準確度,並將AI模型與院內影像系統傳接,使AI模型能於臨床場域落地實用。臺北榮總與陽明交大肝癌AI團隊共同研發的「生醫演化學習平台:肝癌診療決策支援系統」,於2021年榮獲「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隔年亦榮獲2022「國家新創精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