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2/2/7 上午 11:28:19

研究:儿童癌症发生机率与核子医学检查次数呈正相关

(关键字: 癌症 , 儿童 , 核子医学 , 苑梅刚 , 健保资料

健保署专委林右钧说明,常见医疗辐射包含放射诊断、放射治疗与核子医学。从2016年至2020年,国人平均每年放射线诊断807万人,每人平均4.14次,平均每人辐射量3.3毫西弗;进一步审视每年变化,从2016年的3.11毫西弗,成长至2020年的3.47毫西弗。以下医疗辐射剂量比较图可以让大家对医疗辐射剂量更有概念。

(圖片來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图片来源/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

在经历日本福岛核灾事变与台湾近来重启核四电厂议题讨论中,人们对辐射防护愈来愈重视,由上图可知,医疗辐射占人体接受辐射剂量很大部分,近几十年来无论临床医学或是健康检查广泛使用的放射线仪器,例如电脑断层与乳房摄影也都朝向低辐射剂量研究发展。

核子医学在临床医疗上应用非常广泛,中大型医院里小儿科泌尿系统检查(99mTc-DMSA renal scan),心脏科心肌功能评估(Thallium-201 cardiac scan),肿瘤科癌症转移(Gallium-67 tumor scan)等的许多检查均仰赖核子医学正确的诊断,甚至治疗上例如甲状腺肿瘤术后的辅助性疗法(I-131therapy),也都是核子医学部门的工作。

核子医学是经由静脉注射,口服或吸入微量且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同位素来反映人体的生理、代谢变化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分布到特定器官后放出来的加马(γ)放射线,可经由核医摄影仪器予以显像,并透过电脑辅助影像处理,核子医学科医师透过使用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具有各自的显像性质即可对疾病或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诊断评估或治疗。检查主要的辐射来源为放射性同位素,核子医学检查使用的放射线同位素的剂量也是在检查范围内的最低剂量,进行一次核子医学检查所接受的辐射线量并不高,并不会造成急性辐射伤害或其他不良副作用。

到底核子医学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放射线检查例如电脑断层摄影,系利用X光球管所发生之放射线穿过人体到感光元件上,利用人体的组织对X射线衰减系数不同成像,视临床需要会注射显影剂,由放射诊断专科医师判读诊断影像。与电脑断层显影剂不同的是,核子医学检查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本身即带有辐射,再加上各种不同的核子医学检查需应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药物在人体内产生辐射效应较难预测,所以过去文献上在这方面研究很少。

台南市立安南医院放射诊断科苑梅刚医师与中国医药大学合作,利用卫福部健保资料大数据,于2000年到2018年间,针对所有接受过核子医学检查的儿童作长期回溯性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8岁以下族群癌症发生机率高于没有接受过核子医学检查的同龄儿童,进一步统计证实癌症发生机率与核子医学检查次数呈正相关,这篇研究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Front.Med. 2021 Dec 20;8:764849)。

由于核子医学检查所使用的放射药剂具有量微、短半衰期及易排出特性,绝大多数核子医学检查都非常安全,但是由于辐射对人体产生影响长期而言有机率效应,尤其儿童期组织细胞分化成长较成人快速,在辐射防护上更要周全,病患或家长面对核子医学或放射线检查也不用太过担忧,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疗人员作最完善的辐射防护,医疗是全面性的,检查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建议与医师充分沟通,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医疗结果与健康保障。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