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最新癌症發生資料顯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為大腸癌,且已連續蟬聯數年居高不下。近日,不孕症權威、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信孚傳出因大腸癌病逝;無獨有偶,同一月份前中華職棒兄弟象隊投手陳逸松也傳出因大腸癌離世。
醫界感嘆陳醫師的病逝是生殖醫學領域的一大損失。前中華職棒兄弟象隊投手陳逸松,在退下職棒選手身分後,擔任教練為基層棒球培育很多好手,棒球界也感嘆痛失英才。兩位在各自專長的領域皆有不少的貢獻,可惜皆因大腸癌失去寶貴的生命。
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提早發現可有相當不錯治癒機會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感嘆表示,兩位皆是大腸癌好發族群(50歲以上,男性較多)若有早一點定期安排大腸篩檢,也許就可以獲得更好治療機會,大幅減少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大腸癌」雖為國人發生率第一名,但非排名第一名得主要死亡癌症,主要原因是大腸癌從癌前病灶(腺瘤性瘜肉)到發展成癌症大約需要5~10年的時間,是一種只要提早發現,就可有相當不錯治癒機會的癌症。
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近年來外在環境改變,以及民眾的飲食習慣西化有關,國人大腸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不少大腸癌患者到醫院就醫求診時,常已發展到晚期,但往往因輕忽、沒積極篩檢而無法早點發現,錯失最佳救治時間。
大腸癌第二期與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分別約為80%與65%,而第4期則大幅降低僅10~20%
目前大腸癌的治療都有相當不錯的治癒率,零期的治癒率幾乎是100%,第一期在術後也有90~95%的五年存活率;第二期與第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分別約為80%與65%,而第4期則大幅降低僅10~20%。
梁程超副院長提醒,要發現早期大腸癌病灶其實並不難,只要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就有機會幫助找出早期病灶。政府目前補助50~74歲的民眾每2年一次可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透過檢查若有異狀,並經由大腸鏡檢查作進一步診斷,若是腺瘤性的息肉,將其切除後可以降低高達90%大腸癌的發生,另外透過糞便潛血檢查異常進而發現的大腸癌,有大部分是屬於比較早期大腸癌,治癒率都比較高。
建議50歲以上之民眾,應該每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
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因此,建議50歲以上之民眾應該每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或是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透過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若發現早期病灶(腺瘤性瘜肉),還可直接做切除,若有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者,建議可提前到40歲開始安排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年輕化的比例逐漸增加,建議提早40歲開始為自己安排做大腸癌篩檢
梁程超副院長最後提醒,近年來大腸癌年輕化的比例逐漸增加,民眾也可提早40歲開始為自己安排做大腸癌篩檢,並呼籲大腸篩檢並非做一次就可終生免除風險,也需定期接受大腸篩檢,以便及早發現大腸息肉及大腸癌早期病灶,及早把握黃金治療時期。


眼睛乾澀刺痛,乾眼症爆發!中醫:護眼先養肝,喝養肝明目茶幫眼睛保濕
失眠、經痛、頭痛…身體緊繃惹禍!女鐵人私傳按摩伸展妙招,放鬆緊繃肌肉筋膜
胃口好食慾旺盛,小心是這些疾病!中醫:必按3點耳穴、喝飽足茶抑制食慾
女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醫揭:女性心臟病防護4要訣
頭暈走不穩,竟是腦幹梗塞性腦中風!醫籲:牢記初期腦中風徵兆口訣「befast」
每8人就有1人罹慢性腎臟性疾病!中西醫整合醫療,逆轉患者腎功能,避免洗腎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