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末期使用标靶药物 可提升存活期
台湾三军总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何景良指表示,晚期大肠直肠癌5年存活期只有6 %,且临床上约有25%晚期肠癌患者几乎无治疗选择,过去第4期肠癌患者中位存活期约30个月,但随着化学治疗与标靶药物问市,从临床治疗的经验发现,患者平均存活期可望提升至3年。
过去化学治疗对于好坏细胞通通消灭,恐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标靶治疗为选择性的消灭癌细胞,并阻止其生长失控,对于正常细胞的受损较小,为肠癌晚期主要的治疗方式。
随着医学进展,多种药物陆续问世,其中晚期转移性大肠直肠癌“口服标靶”药物为“多激酶抑制剂”,根据3期临床研究显示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减少51%疾病恶化风险,患者平均整体存活期达6.4个月。
肠癌治疗不能中断!口服标靶“接轨治疗”拼存活期
王辉明理事长也强调,肠癌治疗不能中断,若停止治疗,3个月内癌细胞很可能复发,有失治疗成效,因此,若传统标靶治疗无效,可透过口服标靶“接轨治疗”来延续患者存活期。
【医生小叮咛】:
大肠癌多发生在50岁以后,所以50岁以上民众应每1~2年接受粪便潜血检查,当地政府目前补助50至74岁民众每2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但是有个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肠癌病史的民众,建议直接接受全大肠镜检查,检查年龄也要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