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会卫生保健委员会委员、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张珏则表示,预防HPV病毒感染,子宫颈癌疫苗只能提供6成的保护力,其余仍需靠子宫颈抹片检查和正确的性健康教育来加强。但是,目前台湾的性健康教育却明显不足,未能将性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女学生不知道如何保护身体不染病。
台湾“国健署”:早有不良反应的通报系统
对此,台湾“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组长吴建远表示,无论是自费,或公费接种子宫颈癌疫苗的民众,医生都需遵循标准化流程,包括确认接种意愿、术前的健康评估、疫苗的相关卫教(如保护力非百分百、保护效期、副作用风险等),以及接种当天留置观察和提供不良反应的信道咨询专线等。
吴建远组长指出,虽然目前台湾还没有针对子宫颈癌疫苗接种民众进行全面性的追踪,但原本就设有通报系统,与其他疫苗接种情况一样,若医疗院所发现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登记和通报,而且若出现不良反应,也可透过药害救济制度寻求救济。目前在1万6千名接种子宫颈癌疫苗的民众中,约有100人出现轻微副作用,例如注射部位疼痛和红肿、头晕等症状。至于性健康教育的部分,疾病管制署和教育部长期都有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