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6/9 上午 10:01:35

放射治疗警报 防肌肤损伤多护理

(關鍵字: 癌症 , 放射治療 , 鋰元素 , 放射性皮膚炎 , 熊佩韋

面对癌症治疗的漫漫长路,患者除了要学习如何调适自我的心态、积极面对外,如何预防、减少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更是癌症病友需处理的问题。特别是,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常会出现搔痒、红肿、红斑、脱屑等放射性皮肤炎等症状发生,严重甚至会影响外观,造成患者对治疗却步,使病情因而恶化。医生建议,患者在治疗后,可搭配涂抹有含锂元素或芦荟成分的日常照护用品,来修护、舒缓皮肤的干燥不适。

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常会出现搔痒、红肿、红斑、脱屑等放射性皮肤炎等症状发生,严重甚至会影响外观,造成患者对治疗却步,使病情因而恶化。
接受放射治療患者,常會出現搔癢、紅腫、紅斑、脫屑等放射性皮膚炎等症狀發生,嚴重甚至會影響外觀,造成患者對治療卻步,使病情因而惡化。

亚东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熊佩韦医生表示,放射线治疗是一种使用高能量的游离辐射线照射肿瘤部位及周遭组织,以破坏癌细胞、防止癌细胞生长、扩散的一种治疗方式。经常被使用于头颈癌、肺癌、食道癌、乳癌妇科及泌尿系统等各部位癌病。

但这种使用高能量的辐射来抑制、破坏皮肤表层下或体内深处肿瘤的生长的治疗方式,皮肤势必会承受相当高的能量刺激,往往会造成相当程度的副作用产生,而其中较为明显、令多数癌友感到困扰的副作用,就是放射性皮肤炎的问题。它除了会引起皮肤搔痒、红肿、红斑、脱屑等皮肤不适现象,除影响生活品质外,少部份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溃烂、感染情形,而被迫需要中断放射线治疗,延长疗程的时间。

发生机率因人或治疗部位而异 多于治疗1至4周后出现

不过,熊佩韦医生也强调,并非每一位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一定会出现放射性皮肤炎的副作用。而是会依据患者接受放射线的剂量、照射部位、照射范围、照射方式与技术、有无合并糖尿病、有无合并化学治疗,以及个人细胞的敏感度等而有所不同。且随着医疗科技、技术的发展,头颈癌、乳癌等患者,发生严重放射性皮肤炎的机率已降至1成左右,亚东医院近年统计其乳癌患者经强度调控或螺旋刀放射治疗后,发现其重度皮肤炎之发生率甚至不到1%,民众不需过度担忧。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