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我國今年新生兒總數增加率較往年成長,不過另一份資料也顯示因照顧疏忽受害的兒童,從民國93年的2077人增加到民國100年的2728人,比例增加31.34%,同時兒福團體分析2012年十大兒虐新聞,發現因照護疏忽的案件有48則,且導致27兒童死亡,致死率高達5成6,顯現兒童的保護措施值得社會各界關注。(影音/攝影記者黃志文)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今年蒐集自1月1日至11月30日止的187則兒童保護新聞事件,發現遭受身體虐待的兒虐事件所占比例36%最高,其次分別為性侵傷害(34%)、照護疏忽(26%)以及精神虐待(4%),且總共造成57名兒童失去寶貴的生命。
家扶基金會每年蒐集和公布十大兒保新聞,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培訓組主任藍元杉表示,去年的兒保新聞以家內性侵案件達49%最受重視,但今年發現兒童因照顧疏忽致死的問題最為顯著,今年57名兒虐死亡案件中,照顧疏忽就占27名,比例約5成,而且致死率5成6,明顯高於身體虐待致死的45%。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群因照護疏失而死的兒童,平均年齡只有4.4歲。
造成這些不幸喪失寶貴生命的兒童意外死因,主要為溺斃、悶死和墜樓,其他還有玩火不慎死亡、燙傷、車禍或壓死等,家扶基金會進一步分析因素發現,可能與以下原因相關:
照顧者讓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獨處。
家庭社會支援網絡薄弱。
照顧者缺乏親職教育知識,讓大孩子照護更年幼的弟妹。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已明文規定6歲以下兒童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以免發生意外危險,但仍有許多家長因經濟能力和資源有限,無奈讓孩子自己待在家或請家中父母代為照顧。
針對家庭社會支援網絡薄弱部分,藍元杉表示統計的照護疏忽事件中,7成以上都屬於雙薪家庭,真正的問題仍在於家長缺乏親職照顧教育知識,忽略孩子的基本需求,沒有提供足夠食物、飲水、安全住所,甚至讓兒童出入不當場所,才會導致健康和安全遭受風險。
為讓兒童像小樹一樣平安茁壯,家扶基金會提倡「兒童保護四部曲」,呼籲民眾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謹慎守護小朋友的安全。
【兒童保護四部曲】
「兒」童不宜任獨處:兒童若疏於照護,約3分鐘就可能發生安全危機,因此應避免讓活潑好動的學齡前兒童獨自相處,以免發生意外危險。
「童」(同)新建構保護網:兒保事件中,施虐者多為兒童熟識的人或家人,社區鄰里親屬網絡可快速發現且及時通報,避免兒虐憾事的發生。
「保」持警覺並求救:許多兒童因年紀太小無法辨識危險或安全,家長應教育兒童自我保護的能力,學會如何求救。
「護」兒觀念不可少:家長應建立正確的親職教育觀念,不可將孩子視為「財產」,而是獨立個體,且建構安全的生活環境,避免孩子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