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男人、女人因為腦部結構所以天生思考邏輯會不同,就算同為女性,也不見得容易找到跟自己想法、做法百分百相同的人。夫妻之間有了歧見,各有立場、各自堅持,該如何說出自己想的,讓對方願意聆聽、理解呢?
夫妻之間有了小孩,在家務及教養責任增加的情況下,衝突、爭吵難免。但相愛相守的二個人一定要走到這一步嗎?對另一半,很多媽媽都很在意老公的這4種行為,究竟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和老公溝通呢?與其硬著對抗,媽媽們不如善用女性天生的溝通技能,耍點小心機吧!
「平常只會陪玩,遇到問題就叫小孩去找媽媽」
這是很多媽媽覺得不公平的地方!孩子是兩個人的,為什麼爸爸只要負責跟小孩「有空時玩一下」就好?但洗澡、餵奶、換尿布等生活照護,就通通變成媽媽要處理?!
怎麼跟老公溝通?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曾亦涵臨床心理師表示,其實爸爸陪小孩玩本身並沒有錯,研究顯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的陪伴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無論是智性活動的探索或是肢體動作的發展,孩子都會從和爸爸的互動中得到更多元的學習與經驗」。所以癥結點不在「陪玩本身」,而是在媽媽希望爸爸除了陪玩之外,還可以再負擔一些教養的職責,例如日常生活的照顧、規矩的建立等。
這時候,建議媽媽先針對爸爸的陪玩行為給予肯定,讓爸爸覺得自己的付出有被看見,然後再提出自己的需求。與其說「你們玩完了,都要我來收拾嗎?」,媽媽可以改成「我覺得小寶跟你在一起時真的好開心,但還是要讓他練習自己收玩具,這樣他才會有責任感,你陪他一起收好嗎?」
「小孩的教養不能等,爸爸卻總是扮白臉」
大部分家庭常見的情況還是媽媽包辦了大部分的工作,例如生活時間的安排、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等。只是很多媽媽都會抱怨,和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默契或規則,爸爸一下就把它打破了!「晚一個小時睡有什麼關係嗎?」、「他不想吃青菜就不要勉強他啊!」,這種教養上的不一致孩子看在眼裡,久了也知道「爸爸那邊有漏洞可以鑽」,而爸爸可能也樂得當白臉,於是孩子就變得更難教了!
怎麼跟老公溝通?
此時不妨心念轉個彎,去了解爸爸扮白臉的原因,然後讓爸爸有機會「換個角度發揮」吧!例如有些爸爸可能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出於彌補心態,才一直對孩子「放水」,此時媽媽不如技巧性的結合現實與規矩,直接對爸爸提出可行、有彈性的「替代方案」。例如「我猜你大概想多寵一下孩子,才覺得孩子晚一點睡也沒關係;但孩子的睡眠很重要,還是你幫孩子挑一本睡前故事唸給他聽,哄他睡覺,你覺得怎麼樣?」
「我工作很累,妳在家帶小孩很輕鬆吧!」
這句話實在很令人生氣!尤其當老公一回到家就坐在沙發上打電動、滑手機、看電視,完全不幫忙做家事;就算開口請他幫忙,也經常得到一句「我上班已經很累了……」的回應,有些老公甚至會覺得「老婆整天待在家,只需要照顧小孩、做做家事就好,到底有什麼困難的?」
怎麼跟老公溝通?
老婆心裡委屈:「老公怎麼這樣不理解我的辛勞!」……
完整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