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8 下午 04:22:02

掌握大腸癌前病變!NBI腸胃道內視鏡儀

(關鍵字: 大腸癌 , 癌症 , 盧嘉雷

近年大腸直腸罹癌人數持續位居台灣10大癌症之首,每年罹癌人數超過1萬人,十分驚人。尤其近來包括前總統李登輝、藝人賀一航、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等人,都陸續傳出罹患大腸直腸癌,一時之間人人聞癌色變。醫師提醒,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目前已有進步的NBI腸胃道內視鏡檢查,可以精確篩檢出癌前病變瘜肉良性惡性與否。

醫師提醒,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片提供/國泰健康管理中心)
醫師提醒,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圖片提供/國泰健康管理中心)

最近有許多人自覺肚子腸胃不舒服,在新聞報導的影響下,產生杯弓蛇影的想法,認為自己肚子裡可能長了壞東西,希望醫師幫忙找出問題。國泰健康管理敦南中心院長盧嘉雷指出,國內大腸癌致死比率為45%,而美國致死率則為36%,主要原因在於國人對大腸癌的認知不夠,早期篩檢的觀念仍有待加強。

為了提早篩檢出大腸直腸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從民國幾年起,針對50歲以上國人,實施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只可惜,篩檢率仍不高,且許多人即使得知篩檢結果異常,也不想進一步做大腸鏡。原因不外是怕痛、怕脫褲子,以及沒有勇氣面對檢查結果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都可以延誤治療時機,讓原本可以輕易切除治療的息肉,在歷經幾年的癌前病變後,而成為棘手的晚期癌症。

曾任國泰綜合醫院胃腸內科主任,目前擔任國泰健康管理敦南中心院長吳啟華指出,許多人腸胃道都有息肉,但大部分屬於良性。但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年齡越來越大,加上環境污染,息肉恐將產生病變,從良性變成惡性。因此,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不二法則。

許多民眾一聽到要做胃鏡、大腸鏡,即退避三舍,不敢嘗試。NBI(腸胃道內視鏡儀)是新式光學影像技術,利用光線波長窄頻化,來增加黏膜微細血管對比,提升黏膜表層微細構造效果。吳啟華院長指出,透過這台內視鏡儀可以凸顯微血管不正常的增生以及範圍,有助於辨識體積微小的早期腫瘤。

在預防大腸直腸癌方面,盧嘉雷院長建議,40歲以上民眾,應該至少做一次大腸鏡,如果沒有問題,則可隔三年再做一次。如果發現息肉,則隔一年就得做一次大腸鏡。如有家族病史,或是年齡已到60、70歲,就應縮短檢查的時間,增加大腸鏡檢查頻率。

快按讚加入《華人健康網》粉絲團,照顧你的健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