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脸下垂不一定是老人的专利!高医整形外科医疗团队即以「眼轮匝肌-前额肌皮瓣之创新治疗手术」,15年来替500多位患者解决痛苦,患者中小至5岁上幼稚园的幼童,最年长有82岁高龄,经过该项手术后情况良好。
高医整形外科主治医师赖春生教授指出,眼睑下垂的原因较为复杂,俗称「大小眼」,可分先天性与后天性,先天性又可分为单侧或双侧下垂,需先测试评估提眼肌的功能是否良好,治疗方法可采提眼肌缩短术或将上眼睑利用肌腱悬吊于上额肌。
重症肌无力也会造成眼睑下垂,需靠药物或其他手术治疗。后天性造成的原因包括外伤性提眼肌断裂、神经麻痹、眼底骨折、眼部肿瘤等,视形成原因而采不同的治疗方式。
临床上,如果眼下垂2毫米称为轻度,下垂3毫米为中等度,下垂4毫米则为严重度。下垂的眼睛为了想张开,同侧的前额肌肉会代偿性的收缩,企图拉开下垂的眼皮,然而事与愿违,久而久之,眉毛越拉越高,患侧前额皱纹越来越深,终究徒劳无功。
由于提眼肌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治疗眼睑下垂首要之务在于精准测量提眼肌之功能,在消除前额肌之代偿作用之下,眼睛往最下方看,再往最上方看,其间之距离就是提眼肌功能。正常为12毫米以上,功能堪称良好为10毫米至12毫米,尚可为6毫米至9毫米,不佳为5毫米以下。
【治疗关健在提眼肌】
提眼肌功能是治疗眼睑下垂最重要之基准与依据。眼睑下垂依提眼肌之功能大致分为下列4种情况:
1.提眼肌功能正常:一般采用提眼肌筋膜之对摺缩短缝合术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2.提眼肌功能良好:一般采用提眼肌缩短切除手术来达到正常张眼之目的。
3.提眼肌功能尚可:可采用提眼肌及米勒氏肌缩短切除手术之方式来拉提下垂之眼睑。
4.提眼肌功能不佳:可采用传统之前额肌悬吊式手术,或高医整形外科首创之前额肌眼轮匝肌皮瓣缩短手术,又简称为FOOM皮瓣手术,此项手术在实施100多例的患者中,有将近9成之满意度。
基本上,眼睑下垂除了提眼肌本身之问题外,尚有其他复杂之病因,治疗之前务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及彻底理学检查。术后两眼要动静很宜,对称美观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根据世界文献统计,往往有10%到20%之患者需要第2次之微调,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但高医的眼睑下垂治疗,只有5%的病例需要2次微调,成绩已达世界水准,甚至有过之而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