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狹小的場所
這是一個麵包店師傅的案例,他從一早就在狹小的場所烤麵包,過著一整天不是在烤麵包就是待在店裡的生活,並且覺得每天都必須這樣按表操課。不過,這個人暈眩以及頭痛的情況相當嚴重,整個人像是飄飄然走在雲朵上。於是,我建議他每天走出家門散步大約三十分鐘,漸漸他不再感到暈眩,頭痛的情況也獲得改善。
對他來說,待在狹小的場所帶給身體相當大的緊迫感,特別是體質屬於肩膀前端部位容易緊繃的人,一旦處在狹小的場所,緊繃感就會隨之升高。因此,就暈眩的關連性,一旦第三和第四頸椎之間變硬,或是頭蓋骨與頸部之間扭曲,就會感到暈眩。
案例二:足不出戶
另一個案例,當事人一外出就會感到暈眩,因此漸漸足不出戶,整天關在家裡。事實上,越不出門情況會越嚴重,不過,由於一出門就會暈眩,因此變得更不想出門。雖然打算出門,但是卻會很在意家中的事,於是突然覺得必須打掃,接著便開始打掃,直到家裡變得一塵不染後才靜下心來。
心雖然是靜下來,但打掃的過程花了許多時間,導致無法外出。在稍微緩解他頸部的緊繃感,讓能量慢慢得以釋放之後,他反而開始覺得到外頭去身體會比較舒服,於是開始成天往外跑。身體緊繃的部位一旦舒緩,變得能夠活動時,就會感覺到身體的狀況越來越好。
因應體質改變生活型態
只要身體和生活型態以及行為模式相符,就可以取得平衡。處於靜止狀態或是待在狹小空間會感到不適的人,如果過著那樣的生活,當然會覺得不舒服。這些人的體質適合做做運動,或是前往空曠場所。例如,在現今社會中,只要從家裡的窗戶往外看,大多映入眼中的畫面就是隔壁的房子吧!
有些人住在視野良好的地方時身體狀況很好;一旦搬到地勢較低、眼前高樓林立完全看不到戶外景色的地方之後,身體就感到不適。若是能打造適合不同人的生活環境,其身體狀況也會出現相當大的差異。
不勉強的生活
我認為必須盡量了解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適合自己,必須了解在什麼情況下自己會感覺比較舒服,哪一種模式才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過,就這個部分,通常年紀越輕的患者就越難掌握。
原因一部分來自年輕人沒有經驗,精力也比較旺盛。越年輕,越想做些自己做不到的事來掩飾自己的缺點,這麼一來,雖然當事人感到很自在,但是如果精力仍然旺盛,就有可能勉強做些自己做不來的事,也曾有過因為這種情況而導致身體不適的案例。
理解自己
必須知道自己該採取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才最適當。雖然本人認為不做些什麼事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有些人光是站在那裡就能夠緩和其他人的緊張,帶給周遭人良好的影響。像是不適合從事類似照顧他人的工作的人,反而具備那樣的能力。
此外,「會努力去做些什麼事」的類型,看似精神上很獨立,事實上並不盡然,因為當他們努力做些什麼事時,有時候只是為了贏得他人的讚賞,像這樣子絕對不能說是獨立。
因為,這意謂著該名當事者在精神層面上依賴他人;相反的,本質上完全沒有打算努力去做些什麼事的人,則屬於不用特別做些什麼,只要待在該處,就能自然而然與周圍保持平衡,他們在精神反而上能夠獨立。如果能夠這樣理解,就可以自然取得平衡。因為,能夠從容面對,才能夠隨心所欲。
某學生的實際案例
有位患者心跳很快,一直維持每分鐘一百二十次上下。如果只有心跳快倒也還好,不過,當事人卻已經無法正常活動。他是一位醫學院的學生,據說因不擅長與人交際,所以覺得如果成為醫生,就可以不用對人說什麼表面話或者卑躬屈膝,於是選擇就讀醫學院。
雖然是一位很優秀的學生,不過升上五年級後,他漸漸了解所謂的工作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真正的情況和他所想簡直就是南轅北轍,到頭來還是得面對群眾,令人頭痛的事還是一大堆,因為這樣而導致他精神方面感到非常不適。他打從心裡真心想成為一名好醫生,原本覺得要是能這樣做是最理想的,或是能以不同於既定的方式行事,但實際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有著一大堆更麻煩的事等著他,最後導致他的身體變得十分不舒服。
第一次見到他時,可能因為他服用鎮定劑或是安眠藥的關係,整個人呈現飄飄然的狀態,就連來到我這裡的路也沒什麼印象。雖然路上只需轉兩次彎,但是他卻問了好幾次路。第二次來的時候,他還是對到我家的路完全沒有任何印象,恐怕也是因為藥效發作的關係而呈現放空狀態,連話也說得結結巴巴。
我認為他的交感神經已呈現完全興奮的狀態,因為緊繃,導致鳩尾四周像是隆起般腫脹。後來隨著緊繃的情況漸漸舒緩,心跳不會那麼快,情緒也變得比較平靜。雖然他休學一年之後重返校園,不過並沒有成為醫生替人看診,而是決定留在大學進行基礎研究。
如果一開始就能夠考量到這個部分,他的身體狀況就不會變差吧!只是,因當下的局勢並無法對周遭的人訴說,此外也還不清楚自己原來想要這麼做。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氣的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