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女研究員染疫,大家關心目前判斷起來是被實驗老鼠咬傷感染?還是實驗室有環境污染而感染?在實驗室或社區感染風險哪一個比較高?另外,根據了解個案在實驗過程被老鼠咬過兩次,令人好奇的是咬她的老鼠是何種變異株?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感染是在職場內?還是社區內?我們研判是在職場內可能性是增高的。因為社區內的相關確診案例是0,個案的週遭接觸者也是陰性,所以社區被感染的可能性低。至於到底是怎麼感染的,我們判斷起來應該是實驗室,到底是不是因為咬傷,或是環境,我們要再進一步判讀。
個案有自訴有在實驗室被咬到的經驗,她自己有做一個快篩是陰性,第二次沒有再提高警覺做快篩,直到11月26日有咳嗽症狀,12月3日咳嗽加劇,12月8日味嗅覺喪失,才到醫院去採檢。做實驗有任何情況,在P3實驗室都應該要有報告的程序,第二健康上面有相關的問題,在健康偵測上面也應該讓實驗室或院方來做相關了解,至於這當中有否疏漏,我們要看調查報告的結果。當中有什麼曲折,我們要看調查報告弄清楚比較好。

失智症可逆嗎?新藥救星露曙光!名醫:年輕人遠離肥胖、三高,十要訣預防
天冷循環差,肩頸僵硬、莫名頭痛?中醫:針灸放鬆肌肉、延展頸椎運動助舒緩
貪吃不只是大腦惹禍,小腦也是幫凶?研究:小腦也影響食慾控制,刺激神經可避免復胖
心臟病發作不只是胸痛,這些「非典型」症狀要小心!心臟病發作時該怎麼做?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逆轉糖尿病前期,防血糖失控!營養師籲:控制血糖5大關鍵原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