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8/4 上午 11:34:44

精準醫學再升級!北榮、中研院攜手,建置完整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關鍵字: 榮總 , 中央研究院 , 生物資料庫

臺北榮總8月3日與中央研究院簽署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將加入中研院收集我國健康成人或患者的血液、尿液、檢體等之生物資料庫建置計畫,協助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追蹤。此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將有助於研究疾病、環境及藥物交互作用,了解疾病致病因素,協助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促進醫學進步。

為讓我國人體生物資料庫發揮更大的效益,臺北榮總許惠恒院長特別促成此合作案,許院長表示,很榮幸參與中研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希望藉由專案駐點的方式,建構完善的收案流程,結合各科部臨床優勢,增加不同疾病患者與健康成人收案人數,期能對我國本土大規模人體資料庫的建置與增進國人健康的福祉做出貢獻。

2005年數位健康時代開始,醫學科技如光速般進展,隨著行動健康照護、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醫療晶片、基因鑑定等各方面領域的發展與合作,可稱為「智慧醫療」大時代。臺灣和世界同步,幾乎是零時差的接續「精準健康」的階段。大規模人體資料庫為發展精準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許多國家紛紛開始建立生物資料庫計畫,全球早已進入生醫大數據時代。

中研院李德章老師表示,2006年英國開啟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計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8年5月啟動生物資料庫計畫(The 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開啟了西方國家及人種精準醫療的新頁。近年來興起的「精準醫療」則是更精確的為病人進行個人化醫療行為,透過鑑定特定基因、生物標記或其他因素來獲得減輕疾病的可能性,醫療人員也更能針對疾病設計出精確療法。有鑑於此,中研院建立了國家級人體生物資訊收案計畫,為台灣未來精準醫療立下的重要的基石。

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邱士華主任表示,現代醫學雖然站在自然科學實證的基礎上,進行醫學治療與研究等,但是試驗都是在環境條件被嚴格控管的實驗室,這樣的數據並無法反映真實情況,此外,不同人種及基因型對於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精準醫學使用大數據生物醫學資料庫,以基因分析來預測病患治療結果,再為患者個人量身訂做療法。因此,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成果將提供臨床醫師有用的資訊以適當地調整治療方法。建立台灣本土大規模人體資料庫對於國人精準醫療與用藥及疾病高風險族群篩檢的十分重要。

藉由完整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建置,發展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期許能在不久將來,病人走入診間,醫師從雲端資料庫便能依照個人化基因、生物標記等資料預測得到某些疾病的風險,或是根據環境暴露對疾病發展,透過穿戴式裝置、裝設居家感測器蒐集到真實世界數據,再藉由原始數據分析與演算處理,取出數據中顯著且有用的資料特徵,進一步做更多的個人醫療、社會群體預防,甚至科學研究應用。

與會人員合影。(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與會人員合影。(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簽署合作備忘錄(左:北榮許惠恒院長、右:中研院李德章老師)。(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簽署合作備忘錄(左:北榮許惠恒院長、右:中研院李德章老師)。(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與會人員合影。(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與會人員合影。(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